坐火车时突发灵感 文大生创作出《风铃》入围两岸大赛
▲从左到右,副导/林明谊,摄影/蒲柏升,导演/吴杰颖。(图/吴杰颖提供)
第二届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入围公布,50个佳作从今年2119部报名作品脱颖而出。其中,由吴杰颖、林明谊、蒲柏升等15个台湾大学生制作出的《风铃》也入围。
目前为文化大学大众传播学系大三生的吴杰颖告诉《ETtoday新闻云》,虽然还是大学生,截至目前他们大多各有十几部的作品了,「拍片是很有趣的事情,我们很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特别是我们这个团队的默契,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事的感觉。」
▼在拍摄中发现分镜表时和剧情步调有冲突,过程中团队做了许多协调。(图/吴杰颖提供)
《风铃》是15个人组成的团队在去(2017)年10月就拍好了,是因缘之下才参赛的,与大多数为了比赛而生的作品不同。吴杰颖透露,自己在课余时有在接商业广告案赚取收入,创作风格偏向社会写实、讽刺题材,平常除了导演的角色,也有接触其它幕后工作,《公园里的孩子》担任收音助理一职,得到2017 MOD微电影暨金片子创作大赛社会组的佳作。
但他们还是大都得自费拍片,「因为喜欢创作,平常大多是为了想创作才会去拍片,有灵感、有团队就拍,要是为了比赛的主题而做,那很可能就不是自己真正要的。」
片中男主角带耳机的细节便是男方在冷处理感情的体现,这是杰颖坐火车时突然想到的,「人们戴着耳机听音乐时,代表着什么样的态度呢?只是单纯的想静下心聆听音乐、或只是一个想和外界隔绝的假动作而已,当我们不想被打扰,也不想去感受别人时的逃避。」
▼收音工作人员,这部作品重视灯光跟音效的细节呈现。(图/吴杰颖提供)
因为这是吴杰颖少数以爱为主题的影像创作,所以即使是主张「比赛只是附加价值」,但本次大赛能顺利入围,还是令他感到非常惊喜。
与大多数的入围作品在呈现方式也很不同,《风铃》全片都借由舞台剧模式,对话内容占一大半,让台词去述说着两人之间故事跟背景环境。对此,吴杰颖表示,「平常拍舞台剧的部分也比较多,所以这个作品也是,我觉得让台词去述说着两人之间故事跟背景环境,而把细节留在灯光跟音效上面,让环境音可以在两人之间对话空白,也是一种故事性呈现。」
▼《风铃》制作团队与演员们。(图/吴杰颖提供)
吴杰颖还补充说,整个团队也觉得「很突然、很高兴」。即使目前还没有因为入围而有收获一些具体的影响,但能从这么多作品中脱颖出来,「我想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会觉得得到了自我肯定。」
另外,据大赛主办方表示,所有入围者将赴上海参加「电影大师交流营」活动,有机会「进入电影剧组,成为签约的长期合作导演,与两岸资深电影人共同合作,参与大型华语电影的制作。」对此,吴杰颖很期待能够借此「多多看一些大陆那里的创作跟想法,从中充实自己。」
《风铃》:http://player.youku.com/embed/XMzY0NDgxNjM0MA==?_tim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