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雪隧钻掘巨兽」变身 高公局国5公共艺术作品开幕了

▲18年前「雪隧钻掘巨兽」,变身国5公共艺术作品。(图/高公局提供)

记者赖文萱/台北报导

「十多年的岁月啊!」几位当年参与雪隧工程伙伴,看着雪山隧道导坑的隧道钻掘机(TBM)感叹,雪隧钻掘巨兽,竟能变身国5公共艺术。交通部高公局今(23)日在国道5号头城交流高架桥下及苏澳服务区发表「国道5号宜兰段公共艺术计划」《平安回家》及《流动光河》2件公共艺术作品,以及民众参与计划成果展,并自109年9月23日起至10月25日止展开一系列公共艺术活动,借此再现雪山隧道伟大工程历史精神

▲▼林佳龙亲临记者会现场,与艺术家合影。(图/高公局提供)

交通部长林佳龙今特别亲临记者会现场,他指出,贯通雪山隧道,是如此艰辛与伟大,因此特别颁发感谢状时任工务所副主任薛宪征与当时在现场指挥TBM操作的机电副主任冷耀东曾参宇工程的伙伴回忆,当年隧道内尘土飞扬、高温闷热,但隧道内的水特别冷,曾经泡在水中更换每颗重达80公斤的削刀,就算穿了防寒衣,仍冷到发抖。

事实上,雪山隧道是国内首度引进TBM工法,虽然在工程初期钻掘四棱砂岩时吃尽苦头,但在工程中后期却成为加快工进的大功臣。而当年三部TBM只剩下导坑的「北宜一号」留了下来。

▲公共艺术作品「平安回家」,置于头城交流道高架桥下。(图/高公局提供)

罗万照建筑师设计,这部TBM变身为公共艺术《平安回家》,将在头城交流道高架桥下与大家碰面。另外,苏澳服务区还有艺术家杨尊智创作的《流动的光河》,以及邹金玉结合居民共创的《种树成林》,都让交通建设有更多人文演绎。

▲公共艺术作品「流动的光河」,置于苏澳服务区。(图/高公局提供)

林佳龙说,期待这些新地标能为重大工程公共艺术做好的示范。未来交通部也会持续落实重大建设纪实文物保存,导入更多设计美学,让用路人可以更认识台湾地理人文。

高公局表示,这次计划以国道5号为轴心,北于国5头城交流道高架桥下,由在地艺术家罗万照团队以导坑TBM为素材创作的《平安回家》、南于苏澳服务区由当代艺术家杨尊智团队创作的《流动的光河》,除了2件结合雪山隧道历史精神的作品,由宜兰县博物馆家族协会执行的《种树成林-民众参与计划》成果展,同步于苏澳服务区2楼展出。

▲艺术家导览国5公共艺术作品。(图/高公局提供)

高公局说,透过艺术创造方式,在保有原始精神、尊重其历史脉络前提下,再塑宜兰地景形象,并开创国道公共艺术新地标,更借此再现雪山隧道伟大工程之历史精神。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