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公车全面电动化 挑战大

2030年电动公车迈向全面电动化,目标达1万1,700辆,但目前达成率约仅3成。图/本报资料照片

2030年减碳目标出炉,尽管交通部仍列出2030年电动公车将达1万1,700辆目标,电动公车迈向全面电动化,目前达成率占目标约3成,挑战仍大。至于电动汽机车,行政院认为力道仍不足,2026年碳排放总量管制上路后,不排除计入碳排放效益,利用碳资产观念加大汽机车补助折扣诱因,加速电动车成长、加大减碳力道。

在交通的减碳旗舰计划中,2030年市区公车百分百电动化目标不变,交通部认为,2030年电动公车可达1万1,700辆目标。完成国产化认证的车厂共有华德动能、成运汽车、创奕能源、鸿华先进等四家,基本产能每年可提供2千辆,充电桩设施不足问题则仍待改善。

至于氢能公车试运行计划,行政院盼从目前的15辆目标再上修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电动机车近年成长有限、逐年趋缓,2022年实际补助7.93万辆、2023年补助7.3万辆,2024年原政院核定政策补助目标为11.7万辆,但实际仅6.9万辆,今年最新目标,政院原拟核定补助13.3万辆,惟经济部近期拟呈报行政院,下修补助目标至6万辆。为何诱因不变,买气却衰退?行政院责成经济部检讨原因。

经济部补助重型轻型机车7,000元(小型轻型补助5,100元),环保署针对汰旧换新也有补助,各地方政府汰旧换新也祭出不等加码补助。知情人士说,趋缓原因除购车款补助外,民众更在乎电池资费调降,盼缩小和油车差距;另市区特定热点充电桩设施不足,加上有些车款晶片设计有瑕疵,都影响消费者购车意愿。

至于电动小客车,政策上免征货物税、牌照税、汽燃费等,1百万车款货物税就可减免约25万元。知情官员说,美国补助购买电动车6、7千美元,是把碳权效益计算进去,行政院正研究美日做法,研拟对电动汽机车加大政策诱因,盼创造更大市场的机会。惟是否必要针对私人购车加大补助,部会间仍有不同见解,仍待凝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