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阪神大地震」近6500人罹难 关西人恐怖记忆都回来了

▲1995年阪神地震重创神户。(图/达志影像美联社/下同)

记者王致凯/综合报导

日本关西地区18日早晨遭规模6.1的强震袭击,不禁让居民联想到23年前重创关西的「阪神大地震」。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一场规模7.3的强震袭击当时日本第六大城神户,造成6434人罹难、4万3000多人受伤。

1995年的大地震,受灾范围以兵库县神户市、淡路岛,以及神户至大阪之间的都市为主,因此被称为「阪神-淡路大地震」。阪神大地震震央位于神户近海、淡路岛北部的明石海峡深度16公里,原本测得规模7.2,后来上修至7.3,属于上下震动型的强烈地震,也是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规模最大的都会直下型地震。

关西地区不少老一辈的居民都表示,6月18日早晨的地震,和当年的阪神大地震有些相似。法新社报导,大阪府守口市一名50岁的护理形容,地震是「上下震动」,屋内碗盘很多都砸碎了;伊丹市52岁居民也说,这次地震让他回想起23年前的阪神地震。

1995年的神户是日本第六大城,人口稠密,大地震又发生在清晨时分,许多居民都还在睡梦中不及应变,因此伤亡非常惨重。官方统计,共有6434人因为地震而死亡,4万3792人受伤,而因为房屋倒塌而受影响灾民多达30多万,经济损失达10兆日圆,是311海啸发生以前,日本二战结束后最严重的灾害

神户市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神户周围许多交通要道都是高架桥隧道形式,受损后影响搜救速度。另外,神户市区因为木造房屋密集加上瓦斯外泄,引发的连锁大火重创了以木造建筑为主的长田区。

阪神大地震在日本地震防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引起人们对于地震科学、建筑防震、交通防震的重视。在地震发生前,学者普遍认为关西地区不太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导致当地缺乏足够的防灾应变措施

地震发生清晨5时,但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直到上午7时才获得首份报告,且当时阪神地区对外通讯断绝,中央对于灾情判断失准,等到上午10时召开的例行内阁会议结束时,神户市区早已陷入一片火海

另外,由于灾情讯息必须逐级上报才能通达首相官邸,这样刻板程序使得村山富市一直到「看了电视转播」才知道事态严重,且日本缺乏中央统一的指挥救灾体系,因此大型救灾设备直到灾后第三天才投入现场自卫队也在地震后7小时才接到动员命令,错过了救援黄金时机

日本在阪神大地震中学宝贵教训,痛定思痛进行一系列防灾救难体系改革,不仅完善了中央指挥体系,设置以首相为最高指挥官的「中央防灾会议」,加速自卫队投入救灾的程序,并强化了地方政府基本的防灾应变能力,。之后2004年10月新潟县中越地震中,日本政府动员速度明显变快,自卫队也在30分钟内出动,彻底改进各项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