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面对蓝天微笑 这就是迪庆的“颜值”和“气质”

春到高原,遍布大地的绿意盎然、青山绿水尽情展现着迪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原色。森林覆盖率76.6%,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全优……

在云南迪庆,人们无须掩面而行,可以一年365天对着蓝天微笑,可以畅快地大口呼吸空气,不用担心甘甜的山泉水会出问题,也不必困扰于城市车水马龙的噪声而难以安睡……

抓生态治理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0年,迪庆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继续强化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的整改。良好的生态是迪庆最靓丽的名片。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是州委、州政府对生态治理的坚定决心,也是对广大人民的庄严承诺。从“打好”到“持续打好”,迪庆的生态治理任务将更加艰巨。

迪庆州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共23项,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州23项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2018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共10项,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州10项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

从“打好”到“持续打好”,迪庆州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一方面为统筹谋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守护好迪庆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找准方向,划出重点;另一方面,也呈现出迪庆州开展好“四大行动”、打好7个标志性战役和贯彻落实中央、省级环保督察整改的决心和信心。

如此,迪庆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天越来越蓝,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高原大地的“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美丽迪庆”的目标渐行渐近。

抓生态保护 落实“河长制”护好江河湖

每年进入冬季,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成了候鸟的乐园。黑颈鹤、赤麻鸭、斑头雁、白尾海雕、黑鹳等上百种鸟类栖息在这里,每年的总数达3万多只。

过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纳帕海的游客剧增,再加上放牧、水污染等问题,纳帕海湿地出现退化现象,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近年来,迪庆州积极整治纳帕海周边水环境,掐断污染源,与科研单位、高校以及环境组织合作改善生态,进行生态补偿,争取当地民众支持,推进保护、监测等管理工作,使纳帕海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如今,冬季到香格里拉观鸟,领略香格里拉新奇、独特、美丽、丰富的鸟类资源已成为当地一张新的旅游名片。

2020年9月22日,州委书记、全州总河长、硕多岗河州级河长王以志到硕多岗河巡河,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全州“四级”河长及相关部门要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决策部署,推动河长制湖长制落地见效,从“有名”向“有实”转变,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美景。

近年来,迪庆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河长制”的优势,依法依规全面清理整治河流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突出问题。同时,统筹当前和长远,进一步加强河湖水体和岸线空间管理,实现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让河湖生态持续向好发展,坚决防止水污染事件发生。

迪庆州明确提出,州县(市)乡村“四级河长”各负其责、尽职尽责,强化巡查检查,建立河湖日常巡查监管制度,把河道湖泊坑塘管理好、保护好、建设好,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党政牵头、部门协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及专项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强化问题交办、整改和落实,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河长的作用不仅仅是巡河巡湖,迪庆州不断升级“河长制”,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河岸垃圾清理,搞好河道两侧绿化,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并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让河湖管理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流、珍惜河流、保护河流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环境。

抓生态建设 扎实推进生态惠民项目

迪庆地处高寒山区,冬季十分寒冷,长期以来,当地城乡居民以砍柴烧火取暖,林业资源消耗非常大。

2016年以来,迪庆州分两个阶段全面实施供暖项目。据介绍,从已实施并投入试运行的片区情况看,当城市集中供热达到300万平方米时,每年可节约37.5万立方米的木材和3万吨煤炭,减少烟尘排放量113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15吨、灰渣0.75万吨。供暖项目的实施不仅惠及民生,更具有生态效益,各族群众即将告别延续千年的烧柴取暖生活方式。

不仅如此,迪庆州持续以建设美丽迪庆为主线,以最美城市、最美集镇、最美村庄和最美家庭“四美创建”为载体,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发展空间生态化、文化旅游全域化、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人居环境绿色化、人文环境文明化,加快美丽迪庆的建设步伐。

同时,迪庆州持续加大农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实施以“改路、改房、改水、改圈、改厕、改灶”,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州已累计创建州级生态文明村123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16个。

“我不怕吃苦受累,我的责任就是和大家一起全力保护好每一棵树、每一座山。”自2016年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至今,荣获全国“最美护林员”称号的维西县巴迪乡巴迪村托底上组生态护林员余美秀在护林岗位上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巴迪乡托底村民小组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接壤,森林资源管护面积8916亩,全村共有生态护林员11名,余美秀每月巡山达到17天以上,对于管护的林区一切都了如指掌。

绿色是迪庆的“生态底色”,余美秀的故事折射的是全州上下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担当。成千上万名护林员为雪域高原筑起了绿色的生态屏障,用行动助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

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迪庆州划定了生态红线,推进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率相关工作,同时继续推进天保、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依法对全州国有森林和集体公益林实施常年有效管护。出台了相关意见措施,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山头地块,开展巡山护林,扎实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迪庆州把握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发展大势,已初步建成五大国家公园

普达措国家公园作为我国首个按国际先进理念建设的国家公园,以2.3%的面积开发利用,实现对区域97.7%范围的有效保护,并使保护区面积由141.33平方公里增加到602.1平方公里,让更大范围的动植物资源、人文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开启了探索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在迪庆早已深入人心,宛如一把打开生态之门的“金钥匙”,如今的迪庆,以绿色为底,这片土地流金淌银。(央金拉姆 迪庆日报供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