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枚卫星就定位 福卫七号星系布署完成
科技部今天表示,福卫七号2019年6月25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甘迺迪太空中心,搭乘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升空,抵达720公里的暂驻轨道,经过1个月的健康检查和18个月的转换轨道操作,目前已完成任务轨道的全部布署。
科技部说,2月3日已成功将6枚卫星全部布署在高度540~550公里之任务轨道,可提供24小时均匀分布的大气层与电离层观测资料,供气象预报和太空天气监测使用。
福卫七号计划系由科技部辖下之财团法人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中心与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共同执行,由6枚卫星组成星系,以掩星技术进行观测,同时接收美国GPS和俄国GLONASS全球定位卫星的讯号。
福卫七号每日可提供全球南北纬50度间约4000点的大气垂直剖线资料,大量补足热带海洋地区极缺乏的观测资料,可大幅提升全球气象预报准确度。经国际间气象作业单位证实,在观测点尚未均匀分布的情形下,福卫七号资料即可减少24小时天气预报误差10~11%。
在布署完成之前,福卫七号即已开始执行任务,于2020年3月7日与NOAA同步对国际公开大气观测资料,于2020年9月15日与美国大气科学大学联盟(UCAR)一起公布接收GPS卫星讯号所得电离层资料,并于2021年1月29日公布接收GLONASS卫星讯号所得电离层资料。
为了让6颗卫星平均地环绕在地球的上空,使掩星观测点遍布于南北纬50度之间,所以须要从720公里缓降到550公里的预定轨道高度。
目前全世界已有多个气象中心与研究单位在使用这些资料,其中台湾的国研院太空中心、中央气象局、中央大学和成功大学团队,以及美国UCAR和NOAA辖下之科学团队,使福卫七号的资料发挥了最大的功用,除可降低整体天气预报误差10~11%,也能提早预报台风生成,改善台风预报路径,并有效监测太空天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