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爷爷曾当日军「人肉炸弹」 吉安乡耆老带村民重回1945年

海鸟仔在今南华掩体壕前。(图/王淑娟提供,下同。)

地方中心/综合报导

花莲吉野村(今吉安乡)是日治时期最早的官办移民村,台湾行动研究学会花莲工作站主任王淑娟,在社区进行2年的田野调查,集结35名长者口述资料与第一手史料地图,企图与《湾生回家》的乡愁式的叙事对话,出版《来去吉野村─日治时期岛内移民生活纪事》一书,试图带读者回溯到1908年的台湾,揭开这片土地的庶民故事

王淑娟6日下午邀请长者到花莲工作站说故事,带村民重返100年前日治时期的台湾,吸引超过50位民众到场聆听,连花莲县文化局长陈淑美、前花莲县政府民政处长邱展谦、吉安乡乡公所客家事务所主任游腾雄乡民代表林源富文史工作者林茂张政胜、吉安乡太鲁阁族发展协会理事长洪苓芷等人也到现场,一起帮新书发表会拉开序幕

大家在发表会上都很期待90岁的张永照爷爷出席分享,征召时期身上炸弹,躲起来攻击美军坦克车的故事,可惜当天生病住院未能出席,由82岁的弟弟张朝荣代为口述。张朝荣说,他和哥哥张永照(绰号海鸟仔)二战末期被徵调去做土制掩体壕,约莫40至50人合力将飞机推到山边,甚至藏在木麻黄树林里,每天最多要推3趟,边走边跑遇到上坡更是累人,大家身上都长满虱子

▼海鸟仔生病,由弟弟张朝荣解说飞机路。

书中记载,张永照1945年正值17岁时入伍,在太平洋战争后期被征召到「特攻队」,每天必须在身上绑着15公斤的炸弹,自己带圆锹挖洞,等着美军坦克车上岸辗过,连人带车轰炸战车,要用一命换一台战车,幸好美军没有上岸,直到日本宣布投降,才结束这场长达10个月的惊魂记,最后还得到一顶由日本营长赠送的绒布军帽,纵使生活苦不堪言,但不曾有过逃兵念头,因为从小就被灌输效忠国家(日本)」的观念。

《来去吉野村》一书被王淑娟称为「庶民的书」,里面主要描写吉野村在100年间历经4大族群的拓垦变迁,包括西元1908年前的七脚川社事件遭日人灭社的阿美族人、1910年吉野移民村清水聚落的日人、1945年后被迫集体移居的大同部落太鲁阁族人及后来迁入的闽南人时局混乱复杂,充满各种族群的意识形态与文化。

据了解,吉野村是日治时期最早在台湾设立的官营移民村,共分宫前庆丰)、清水(福兴)、草分永兴)等3个聚落,西元1926年后(昭和初期)的户数已达330户,人口逾1700人,是一个拥有道路、轻便铁路、灌溉水圳、医疗所、小学校邮局、派出所等完备设施的移民村。

王淑娟在2年的访谈过程中,挖掘出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岛内移民当时从南埔机场徒手推飞机到牧场(今南华)山边的路线、吉野庄的军事部署、吉野移民村外围岛内移民聚落家户图及岛内移民被赶出清水、宫前聚落而形成今旧村、台湾村仔(今太昌)的过程等。透过说故事的手法,让长者推飞机背炸弹、做土制掩体壕、躲空袭及与日本人相处的经验,仿佛带着读者坐上历史的轨迹,重回100年前的那段时光。

▼王主任在现场与村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