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庄孟翰:合宜住宅 为何供不应求?

文/理财周刊

台北居大不易,十年来不仅台北市房价涨幅超过一倍,新北市亦逐年向上攀升,年轻人只好随着大众运输系统建构认命的往郊区移动

就业机会减少,所得逐年降低,即使是新北市传统购屋主要区域如三重、板桥新庄、中和、永和新店每坪预售房价少则四、五十万元,高则超过八十万元,远超过一般购屋负担。尤其芦洲与新庄线捷运通车后,房价更扶摇直上,曾几何时,新北市竟然「一字头」房价消失了,迫不得已再向外延伸至桃园地区

虽然政府已于2011年底推出板桥浮洲合宜住宅四六一八户,由于每坪售价只有19.5万元,总价约420万至1050万元,约当地预售房价七折,因此登记户数超过二万五千户,中签率约一六%。去年再推出林口A7合宜住宅,不过也只3960户,登记户数则超过四万四千户,中签率不到10%。

由此可知,在当前高房价压力下,虽然政府陆续推出奢侈税、实价登录以及央行持续执行不动产授信针对性审慎措施,惟房价依旧微幅上涨,主因低利率资金泛滥之外,预期心理亦是相当重要关键因素

而此一因素又与房价僵固性与预期将会有更多来自境外需求息息相关,包括最近政府不断宣导两岸投资保障协议服贸协议重要性,却未兼顾其对房价潜在冲击,试想一旦陆企资金与人员陆续进驻,店面、商办与住宅需求是否也会随之增加?

纵然初期仍以租用为主,长期而言,仍会是支撑高房价与高租金一大重要因素,而高所得者必然惜售或只进不出,也必导致中低所得者更无力购屋。

虽然政府已陆续推出两处合宜住宅,总计亦仅八千余户,与实际需求差距仍大。如欲彻底解决此一问题,除运用租税手段促使大量空、余屋释出,更应积极开发储备合宜住宅用地,并预告规划户数与预定推出时间,以期供需双向消弭预期上涨心理,否则仅凭每年区区数千户,依然是杯水车薪,无法根本解决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