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艺穗节「台湾季」大放异彩 获星等评论

剧场。(图取自文化官网

台湾艺术团体跃上国际获好评!第72届爱丁堡艺穗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自8月2日开幕,经过三周的演出行程,已于8月26日闭幕;另外,由文化部策划,第六度举办的「台湾季」(Taiwan Season)也于8月25日傍晚在大身体制造的《怪兽》于Dance Base的最后一场演出后,精彩落幕。

本届文化部「台湾季」征选四个表演艺术团队赴爱丁堡,与爱丁堡本地专业表演场地合作举办「台湾季」节目:其一是改建自曾经是兽医学院的Summerhall,该节目前卫多元,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剧场之一;其二是苏格兰国家现代舞蹈中心Dance Base,肩负引介现代舞蹈的重责大任。

丞舞制作团队。(图取自文化部官网)

长弓舞蹈剧场张氏兄弟延续去年的盛况,今年在Summerhall推出作品《Bout》,编舞家张坚豪的灵感源自于拳击赛舞作演出中透露出人际之间暨亲密又竞争的微妙关系,演出时间虽是在早上,仍然靠着口碑相传,创造票房佳绩;另一出在Summerhall演出的是首度来到爱丁堡的晓剧场《鱼》,由钟博渊导演,改编自黄春明同名短篇小说刻划台湾旧时代祖孙之间的亲子关系,《鱼》是台湾季历年来首部「共融艺术」节目,融入英国手语(British sign language)于演出中,展现台湾文化平权推广成果

在Dance Base则由丞舞制作团队演出《浮花》,意象来自于台湾民间信仰中「放水灯」的仪式,是该团艺术总监蔡博丞对于已逝父亲悼念之作。《浮花》在爱丁堡一鸣惊人,演出第二周即宣告所有场次售罄,创下台湾季历届以来票房最佳的纪录;另一出在Dance Base演出的是实验性极高的大身体制造《怪兽》,编舞家刘彦成探究舞蹈的意涵,他认为:「人活着就会有身体,有身体就会有动作。」同时也诘问:「人的躯壳里装着什么东西?有些什么内容?由谁来操纵?为什么做了这些选择?」此一前卫的演出,在爱丁堡当地引起不少的话题讨论。

透过「台湾季」品牌的长时间多方面经营,台湾团队不仅持续获得观众赞誉媒体关注;今年也在艺穗节奖项首创佳绩,大有斩获。「台湾季」团队自首演以来,即受到各家媒体的报导,除了苏格兰主要报纸《苏格兰人报》(The Scotsman)及《苏格兰先锋报》(Herald Scotland),以及专业艺术媒体《Broadway Baby》、《The List》、《FEST》、《Edinburgh Festival Review》、《The Wee Review》、《Fringe Review》、《Edinburgh Guide》之外,在英国全国性的媒体上,也受到《卫报》(The Guardian)以及泰晤士报(The Times)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