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這件事」父母沒教過,我們得自己教會自己

心理师周志建—天生的说故事人,在经历一场大病之后,每天都花时间陪伴自己、跟自己相处,并聆听内在的声音,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前,别人无法为你做的事,现在,我们自己为自己做。疗愈自己,满足自己,不再外求。全心全意,把自己爱回来,绝对是我们一生中,最该做的一件事。《把自己爱回来》精选阅读:

《把自己爱回来:改写生命脚本的疗愈故事》 图/方智出版社 提供

放下、放慢,清风自来

去年初秋,我一个人前往京都旅行。我想,放空自己。

八天京都之旅回来后,我整整把自己关在家里三天三夜不出门,我只想继续安静地待在京都的深度宁静里,享受内心里无法言喻的平和与喜悦。

三个月之后,我再度前往京都赏枫。那几天,每天漫步在禅寺古刹的枫叶林里,我被大自然的多彩丰盛给震撼到阖不拢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唉,终于明白。

「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地方啊?」心里不断惊呼着。然而,我更惊讶地发现:「我竟然活到了五十岁,才第一次来到京都赏枫?」

「那这些年,我都在干嘛呀?」我捶胸顿足地问自己。

回来后,我跟朋友说:「以后,我想要好好过生活,我不想再错过任何一场枫红了。」是的,人生如此美好,我不想再错过一场华丽的枫红、一场盛开的樱花,甚至是路边一朵绽放的小花。我发誓。

京都之旅,彻彻底底地解放了我内在某个禁锢的灵魂。漫步在京都的禅寺、枫红、雪樱里,我经历到一种纯粹的存在,让我在当中得以放空、沉静,诚实面对自己。

好,我认了。这二十年来,我的生活看似丰富,但其实模式都差不多:不是念书、就是工作;不是书写,就是做咨商。

从硕士念到博士,在叙事专业里,不断精进自我,我很努力,彻底实践叙事,把叙事变成我,我也变成叙事。努力拿到博士、又出了两本卖得还不错的书,获得不少掌声。这些世俗成就,没有不好,都是我想做的事,我在自我实现。

但此刻,我却突然看见:我的人生其实不也是默默在遵循某种模式,这个模式,很主流、很正当,就是「努力向上,功成名就」,不是吗?这也没什么不好,只是……

图/freepik

我很幸运,我正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我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我知道我并没有刻意想去追求世俗名利,但是,我也必须承认:在生活的努力中,有时,我想停,却停不下来。我想放松、却无法放松。甚至,在无所事事里,我依然无法感到安然自在。当下,我突然明白。

明白自己为什么这几年会走向灵性修为,其实我想修的,就是这颗无法安稳的心。

于是,我又突然想起:十年前我生的那场大病(坐骨神经痛)。这场病,绝不是意外、更不是偶然,如今明白:那是我人生追求成就、一路停不下来的结果。这是我「一直努力、停不下来」,所付出的代价。

多么痛的领悟啊!但它却也是一份礼物。

相信我,如果不是生了那场病,我是无法停下来的。整整折磨了我一整年的坐骨神经痛,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模式、饮食习惯、让我开始好好去运动。最后,我痊愈了。我不知道,是我治好了坐骨神经痛,还是坐骨神经痛治疗了我。

生病,其实是上天给的恩典。因为这场病,让我这十年来,力行「减法生活」。减少应酬、减少不必要的社交,一切能免则免,回到生活的单纯里,感受生命的纯粹与美好。

是的,我渐渐回到一种「单纯」里去过生活,我渴望简单。清静、简单、自在,一直是我想要的生活样貌,但我却一直做不到。

要简单,还真不简单哩。人是欲望的动物,欲望经常把生活搞得七荤八素、混乱不堪。我承认,我也经常「舍」不得。

十年来,我经常在现实的工作努力与清静的生活渴望里,来回挣扎。生活,时而简单,时而复杂。心,时而清明,时而混乱。日子就在这两端里,来回摆荡,永无宁日。

渐渐地,我才明白:原来,这就是修行。生活就是修行,没错。我必须承认,这样的修行还真难哩。每当我前进一步,隔天立刻退后两步。唉,只因「习性难改」。

如今,年过半百,我知道我生命的「折返点」到了。拥有不如享有。我得好好去「享受」我的拥有,而不是继续去「追求」更多的拥有。

如今更加明白:放下、放慢,生命一切具足,大自在,这就是我要的。未来的人生,我将比照办理。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我也渐渐领悟:其实人只要好好做自己,一切都将丰盛美好。功名,无须刻意追求,人,其实不需要活得这么用力。

这本书其实是写给自己看的。透过书写,其实我在宣告一件事:「对,我该停下来了。而且,我要享受生命、享受我美好的人生。」

图/unsplash

如果,你的人生刚好也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如果,你最近生活也感到茫然迷惘,那么,这本书,或许适合你。

书里的故事,或许会帮你的生命找到一个「出口」,把你从一成不变的生活里,给唤醒、翻转过来。生命之道,就藏在故事里,这就是故事的疗愈力量。

现在,邀请您,给自己泡杯好茶,坐下来,轻松享受这本书吧。

记得,放下、放慢,清风自来。

本文摘自《把自己爱回来:改写生命脚本的疗愈故事》,方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