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元素变台湾利多
在过去这1年,两岸关系丕变。大陆方面始终以民进党政府拒绝答题,未接受「一个中国」为由,拒绝官方往来。另一方面,台海情势日趋紧张,大陆内部武统的声音甚嚣尘上,为了避免激化大陆民众的敌意,民进党政府在国安、外交及大陆政策上一直小心翼翼。但在教育、文化、媒体与宣传等部门,却积极推动台独,积极培养「天然独」,并坚持文化台独理念,彻底割裂台海两岸的文化、历史、信仰与政治传承。
另外,由主张台独的大法官带头,否定《中华民国宪法》、拒斥孙中山先生的国父地位和宪政权威,进一步,还要废除五权宪法,落实台独法制化的既定使命。因此,民进党政府不但推动反孔、反孙、反蒋,彻底落实「去中国化」,还要进一步变更国家效忠与国族认同的象征符号。这些激进诉求所反映的,正是民进党常年以来一贯的立场:透过选举「选出一个新国家」,而不是西方民主选举制度下的「选择一个新政府」。
基于此,摆在国民党面前的抉择是,如何面对民进党积极奠立的台独新国家与本土化路线?
另一方面,大陆正积极推动全球化,落实一带一路政策。根据2016年底的数据,一共有7961家大陆企业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累计实现的投资金额是1701亿美元,较2015年成长44%,这一数字还不包括金融投资。而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已完成的金额是1594亿美元,新签合同金额是2440亿美元。
除此之外,2016年,大陆对外新签合同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一共有815个,累计的合同金额是2067亿美元。这是中华民国政府年度总预算3倍以上的规模。
由此看来,国民党唯有正视孙中山创党建国的理想,在一中宪法的前提下与大陆积极交往,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分享全球化的红利。同时也要不卑不亢、坚持台湾人民的自主与尊严,息兵止纷,推动两岸和平协议,并提出一套积极务实的两岸创新发展新论述。
如果国民党继续追随民进党的本土化路线,坚持台湾主义,放弃国民党的「中国」招牌,否定孙中山先生的思想遗绪,同时还想与中国大陆保持距离,主张长期维持现状不变,那么,对于大陆主导的全球化发展,就会失之交臂,而且被迫退出一带一路的行列。
台湾却必须走出一条自主的新路。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台湾的地缘条件、人力资源与科技创新,掌握两岸连结与国际脉络。另一方面,则要充分运用台湾与大陆血浓于水、同文同种的利基,积极强化自身的科技素质,提高产能产值,争取发展契机。
换言之,台湾必须珍视自身的「中国元素」,弘扬中华文化,承担起两岸桥头堡的任务。因此,国民党必须在美国退出TPP,川普树立反移民的新长城,而大陆逐渐主导G20和金砖五国的新情势下,积极面对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这正是对国民党的时代性挑战。(作者为金门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