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成「砲弹物资」不被当人看⋯台湾第一本慰安妇绘本出版!

台湾第一本慰安妇故事绘本芦苇花开》发行。(图/记者林育绫摄)

记者林育绫/台北报导

台湾第一本慰安妇故事绘本《芦苇花开》发行!文字作者洪佳如提到在研究资料时发现,阿嬷们在当年是被当成「砲弹」、「物资」来运送,「完全不被当人看⋯」。而历劫归乡后,大家看她们的眼神都变了。妇援会也期盼透过绘本,让慰安妇议题扩展到更多年龄层,了解这段史实,对于战争性别暴力责难被害人人权有更多反思。

《芦苇花开》绘本由妇女救援基金会发起出版,邀请作者洪佳如创作文字、艺朵文化绘制插图,是台湾第一本以慰安妇阿嬷为主角的绘本,也是一部了解日本殖民时期及二战前后、女性被迫成为战争性奴隶、遭受性暴力的故事。

▲文字洪佳如说明创作时必须思考「儿童在哪里」,她选择从现代小女孩视角身体经验出发,透过跟阿嬷的互动进而理解。(图/记者林育绫摄)

绘本设定10岁以上的学童就可阅读,身为儿童文学创作者洪佳如也说,在创作时必须思考「儿童在哪里」,小读者能不能借由故事,依稀明白战争的残酷,同理阿嬷当年遭受的不公不义。

因此她从现代小女孩的视角、身体经验出发,从疑问为什么阿嬷这么担心自己的穿着、安全开始,透过跟阿嬷的互动,来理解阿嬷曾经的遭遇与伤痛来由;也从原本的不理解,甚至以为阿嬷不喜欢自己,发现到阿嬷一直以来承受邻居的异样眼光,后来和解并且互相安慰、支持。

洪佳如也说,在研究资料时发现,当时慰安妇们甚至是被当成「砲弹、物资」,完全不被当人看,相当残忍。期望透过绘本,会有更多人理解阿嬷们心中的「小女孩」,跟阿嬷们一起疗伤长大

▲台湾第一本慰安妇故事绘本《芦苇花开》,以阿嬷为主角,谈到当年被迫成为军事性奴隶遭遇。(图/记者林育绫摄)

绘本其中一页的阿嬷说到,「我们是一群受苦的人,没想到回来后,大家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大家居然认为我是自愿前往,在背地里喊我『趁食查某』。明明不是我的错,我是被骗、被逼迫,就像坐牢一样没有办法自由离开,明明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还这要看我?」诉说了当年慰安妇所经历的种种暴力对待、社会给予的歧视眼光,而在这种压力之下,还要勇敢说出自己的遭遇非常不容易。

▲绘本也揭露阿嬷长年承受异样眼光。(图/记者林育绫摄)

艺朵文化设计总监高挺育也说,慰安妇议题可说是沈重中的沈重,创作过程中不断思考要以什么方式或风格,才能让大众接受,又不失探讨核心精神,因此决定减少抑郁的视觉元素颜色上尽量采用鲜活的用色人物角色设定上也尝试多种风格比例,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呈现书中的版本

立委范云也提到,在她和妇援会过去长期呼吁正视阿嬷们的遭遇,要求课纲教科书为阿嬷们的伤害「正名」及纳入更多内容后,《芦苇花开》是促使更多人认识阿嬷们的重要第三步。它让大家了解到「慰安妇」不只是历史课本中的一个名词,而是许多活生生血泪与苦难,借此让阿嬷们得到应有的尊严及平反。

同时也带出横跨90年女性遭遇性暴力的悲歌,让学生透过阿嬷们的故事,更加了解各种性暴力带来的伤害及污名。范云说,绘本最后孙女外婆的约定,「这一次,约好了,我们要一起快乐长大!」这段话正表示「伤痕要先被认识及记住,才能被正视及接住」,许多阿嬷已经离开,留下来的我们应该要「接住历史的泪水,让芦苇继续花开」,让阿嬷的勇气继续为这块土地带来更多良善、平等与爱。

▲台湾第一本慰安妇故事绘本《芦苇花开》发行。(图/记者林育绫摄)

《芦苇花开》绘本可延伸作为推广「性暴力防治」、「性别人权」议题,以及改善「责难被害人」社会氛围的绘本,妇援会期盼,慰安妇(军事性奴隶)议题能以更多元的形式,扩展到更多年龄层,让大家了解这段史实后,对于战争、性别暴力、责难被害人和人权有更多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慰安妇返乡当年「大家看我眼神都变了⋯」 纪念馆预计6月底完工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