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都更限制多基地迷你化 议员批:恐充斥牙签屋

台北市都更示意图。(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北市内有约64万户屋龄30年以上老房,台北市议员詹为元指出,北市近5年都更核定数仅261件,都更还设有最小面积限制,更新速度也慢,更需要考虑同一街廓邻居意愿,导致北市基地迷你化,牙签屋林立影响市容。另外他批评,都更容积低,北市府却放任房价上涨,与居住正义理念背道而驰。

詹为元指出,台北市近5年仅核定261件都更,虽然都更仅需多数决3分之2同意,但都更最小面积需1000平方公尺,公办都更更需达到2000平方公尺,更新速度也需要210天,更新速度慢,且都更还需要考虑同一街廓邻居的意愿,导致北市基地愈发迷你化,牙签屋充斥街头影响市容。

詹为元说,与都更相比,危老虽需要100%同意才能进行,但未设有最低面积限制,过去最小危老核定面积仅18.45坪,且更新速度也只需104天,更无需迁就他人意愿,而近5年危老核定数高达869件,约为都更核定数的3.3倍,显示民众更有意透过危老重建更新房屋。

他进一步提到,北市都更以住三为主,容积奖励为225%,但诱因不足导致民众参与意愿低落。虽然过去许多议员要求调整容积奖励,,他也理解市府回应「考量本市现况基准容积以满足居住需求」,提供公设服务水准市府恐无法负荷,然而市府又说「考量捷运与房价系现行都更推动之市场因素,故以政策性奖励容积」。

詹为元批评,市府意思就是在放任房价上涨,告诉民众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与市府强调的居住正义理念背道而驰。他要求,北市府应想对策解决牙签屋问题,同时检讨齐头式容积奖励诱因低,并重新检视现况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