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副市长蔡炳坤力推无围墙博物馆 用故事打造北投、大稻埕、城北、艋舺、城南

台北市长柯文哲、副市长蔡炳坤(左二)出席新北投车站二期工程开幕活动。(图/翻摄台北市政府网站,下同)

政治中心/综合报导

台北市政府向来思考的文化政策概念是「城市博物馆」,后来正名为「无围墙博物馆」,推动文化资产永续与发展,并让城市更有生命力。在教育和文化界拥有有丰富经历的台北市副市长蔡炳坤在接受专访时,除了说明北市府从哪三个向度努力之外,也解释「无围墙博物馆」与「城市博物馆」概念不同之处。

在台北市长柯文哲的想法中,博物馆不应是盖一栋建筑物把东西全部塞进去然后卖门票就叫博物馆,博物馆应当是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凑起来,一开始市府团队在台北市选定5个地方来做无围墙博物馆,分别是北投、大稻埕、城北、艋舺,到城南

台北市副市长蔡炳坤近日接受「台北大小事」节目专访时也进一步说明指出,一般人对博物馆的概念就是一栋房子,进去之后可以看到很多的静态的展示,也有一些活动的进行,是比较传统博物馆的概念,在西方也好,在欧美很多国家,慢慢开始重视说跟人的生活型态是在一起,把无围墙的概念打开来,打破疆界,不限定在一个空间当中,最重要是跟生活所谓的场域结合在一起,于是就有生态博物馆的概念,结合生活、结合生产产业,跟生态做结合。

「台北市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的城市。」蔡炳坤指出,从清朝台北城,到日据时代台北州,到现在台北市,建城也已经有100多年,对这样一个非常有历史的城市,可以从当中找到很重要过去发展,现在情况,以及未来的期待,慢慢之后形成几个区块,一个博物馆,一个博物馆就这样成立起来了。

对于为什么用「故事」来成立博物馆,蔡炳坤说,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人物、有一些建筑,留下来许多大家熟悉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当中找到它一个区域元素,故事是很重要的;除了故事外,温度也很重要,温度是指人跟人之间,所以无围墙博物馆的概念是,人跟建筑物之间、建筑物跟建筑物之间、还有新旧之间,所形成区域性的生活共同记忆

至于无围墙博物馆展览的内容,蔡炳坤说,城区文化里面找到在地认同,再看看生活样态,从历史找到脉络后出发,所以无围墙博物馆很重要的是,必须要由下而上。

以大稻埕为例,大稻埕有很多在地的组织,有很多在地商圈等,「我们就到在地去听故事,听听他们说过去的大稻埕曾经有发生过什么事情,把这次故事搜集起来之后,那是很重要的资产」,有了故事一定有几个很重要的场馆,可能是公部门或私部门,把这些场馆的故事做串联。此外,过去可能一个活动一个活动在办,现在就比较有计划的按季节,把活动结合在一起。

蔡炳坤表示,在这些区域元素串联好之后,由市政府相关局处来负责,因此,必须要有副市长这样的层级来做沟通和整合,把所有的力量串在一起,开始思考说无围墙的概念到底要赋予什么样的生命,究竟大家对它的认知是什么?期待是什么?能不能呼应当地民众的期待,然后想出一个未来的发展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经过多方讨论之后,再一一盘点可以做些什么,因为在地居民会有期待,会觉得现在如何让当地更好」,可能是交通的问题、可能是必须让街道更顺利、指标更好,甚至是还有一些是需要再做建设,大致上一个博物馆从在地的讨论、跨局处的整合再到成形,至少要花半年的时间,就这样一个博物馆一个博物馆建立起来,每一个博物馆会有它的愿景

▲蔡炳坤说,即使是周末假日也没停止打造无围墙博物馆愿景的脚步。(图/翻摄蔡炳坤脸书)

透过三个向度,蔡炳坤也进一步说明打造「无围墙博物馆」的思维,包括:一、可以做什么样的基础建设,工程的建设是重要的,毕竟要支撑整个博物馆往前走。

二、场馆之间的关系,能不能串联起来,这样就能互相加持,来达到加乘效果。三、经过规划设计后,会做一个整合的行销,让在地民众以在地为荣,也让外地走进博物馆后,知道博物馆故事,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观光客,更多人到博物馆参观,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至于柯文哲主张的「无围墙博物馆」跟两位前市长马英九郝龙斌提出「城市博物馆」概念有何不同,蔡炳坤也解释,全世界各地都有城市博物馆的概念,城市博物馆的概念是假设观光客来到台北市,想对台北市做一个一次了解,在博物馆里面就会把台北的前世今生到现在做一个陈列出来,是较「有形的」,让你可以看到了解这个城市;而无围墙博物馆则是,走到巷弄里面,强调人与环境、人与建物,以及人与区域之间的关系,两者对一个城市来讲,都是重要的。

▼柯文哲拍摄无围墙博物馆宣传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