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朱鹭报佳音 喜迎83位新员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湿地,港川纵横、水网交错。一座面积200亩的小岛被绿色包裹,静谧而美丽。这里植被繁茂、湖水澄澈、鱼虾翻跃,丰腴的水草丛丛簇簇,是鸟类的天堂。这座小岛被当地人称为「朱(台湾称朱鹭)岛」。
日前,从下渚湖的繁育基地传来好消息:又有83只朱鹭宝宝成功度过孵化季!育雏室的露台上,十几只朱鹭宝宝正在晒太阳。远远望去,牠们全身长满灰色的绒毛,像落了一身灰似的,脸部呈黄色,还没有成年时,红面白羽的漂亮模样。不同时间出生的宝宝被低矮的围栏分隔开,有几只调皮的将长喙穿过栅栏,低叫几声,似在向人们打招呼。
历经26天 终于孵化
幼年期的朱鹭需要吃粉糊的食物。恰好到了宝宝开饭的时间,专门负责哺育雏鸟的饲养员许建强,拎来一个塑胶桶,青黑色的泥鳅挤在桶里不停地翻动。许建强伸手将泥鳅一条条拎出来碾成浆,并往「泥鳅糊」里拌上维生素、鸡蛋液等,做成了宝宝的「营养餐」。
许建强一边忙着为朱鹭做饭,一边说,孵化育雏是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今年孵化季一下有83只破壳,很耗费我们的心力。」厚厚的眼袋挂在许建强眼睑下,他已经3个月没有好好睡一个整觉了。
从今年3月17日开始,基地里的朱鹭陆续产卵。为了减少外界环境的干扰,朱鹭产下的每一颗卵,都被饲养员小心翼翼地放进人工孵化器。许建强指了指对面房间,从白昼到黑夜,他必须每隔1个多小时去观察一下孵化箱,确认温度是否恒定在37.5℃,湿度有没有保持在60%。在精确的控制和仔细观察下,历经26天的等待,宝宝才顺利诞生。
一日吃6餐 耗逾7小时
出生24小时后,宝宝要住进温度保持在30℃以上的育雏箱中,此时牠们也将享用一生中的第一餐。「给刚出生的宝宝喂食可是个细致活。」许建强说,他每天凌晨5时就要到基地,先将一桶泥鳅一条条敲碎,再用榨汁机榨成细密的汁液,用吸管模仿成年朱鹭的长喙,一点点喂到嗷嗷待哺的朱鹭宝宝口中。牠们的进食可不止一日三餐这么简单,而是六餐!每天仅喂食就得花7个多小时。
喂完营养餐后,许建强随手拿起一把刷子开始清扫消毒。喂食之前也总要先把垫在下面的纸换掉,以免引发疾病。同时,还要细致观察每只朱鹭毛色、体重变化,据此不断调整食谱,慢慢过渡到喂食粉碎的小鱼,再到完整的鱼虾、泥鳅等。
自2013年到基地工作,许建强已经历7个孵化季,见证了200多只朱鹭宝宝诞生。许建强笑说:「每天和朱鹭相处的时间比和人相处时间还长。现在只要看看朱鹭的眼神、眨眼频次、走路姿态等,就能判断牠们的健康状态。」
小灵通 朱鹭
又名朱(学名:Nipponia nippon),曾经是分布非常广泛的鸟种,历史上大陆东北及日本、韩国、俄罗斯都有分布纪录,但后来疑为灭绝。直到1981年,大陆科学考察,终于在陕西发现了仅存的7只。据统计,全世界目前仅存3000多只,而生态美、环境优的德清下渚湖就有406只,约占全球种群数量的13%。
为了重建浙江野生种群,2008年,德清县从陕西周至县楼观台引进5对配好对的夫妻,并与浙江大学合作在下渚湖开展易地保护和浙江种群重建专案,牠们成了德清朱种群家族的「祖宗」,在此定居繁衍后代。(李锌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