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水爱吃咸 肾脏恐出现鹿角结石
日前有名女子因腰痛及血尿就医,检查后发现左边肾脏充满鹿角结石,据《中央通讯社》报导,收治该名患者的书田诊所泌尿科殷约翰医师表示,当尿路系统出现不易溶解的结晶物,累积堆砌后就形成了结石,而尿路结石会出现在尿道系统的任何地方,包含肾脏、尿道、输尿管及膀胱;而该名患者体内有结石没有症状,才会使结石成巨大的鹿角结石。
而鹿角状结石,成份多为磷酸铵镁,好发于女性,治疗较为困难,症状多为腰痛、排血尿、排尿时感觉疼痛、恶心及尿路感染等,由于鹿角状结石会阻塞尿路,进而引发感染,长期下来肾脏功能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殷约翰医师指出,夏季是结石好发季节,由于天热易流汗,水分流失快,因此民众要多补充水分,当尿液减少,尿中的代谢废物浓度会提高,就增加了结石机率。
台湾约每10位民众就有1人有尿路结石,当结石小于0.5公分,自行排出机率高,没有不适症状的尿路结石患者,仅需平时多喝水、多运动,定期追踪即可,并不需进一步治疗;殷约翰医师表示,是结石过大、太硬或位置不好,而引起不适症状,像是鹿角结石,多以手术为第一治疗方式,但术后腰部会疼痛且肾脏恐有大出血风险;也有结石清的微创手术方式,利用软式输尿管搭配雷射碎石及吸石套管,以雷射击碎结石,同时吸石套管将碎结石吸出,此方式未在肾脏打洞,因此出血风险小。
殷约翰医师呼吁,夏日除了要多补充水分外,也应减少摄取重咸食物,饮食少咸、避免憋尿,才能预防尿路结石产生,若有结石产生,要及早治疗,一旦结石变大,就增加了治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