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叙难民小孩变文盲 慈济办校照亮孩童「回家的路」

图、文/慈济基金会 林佳予

土耳其收容最多难民国家,难民孩童沦为街头乞讨、工厂廉价童工,最小的仅6岁。战火下,稚子何辜?土耳其慈济志工为了帮助失学叙利亚孩子、消除他们仇恨种子,打造「满纳海学校,学校不仅成为当地教育范本,爱的种子更照耀着这些孩子。2016年台东尼伯特风灾后,孩子自动发起募款,原来「爱的力量」已在孩子心里萌芽。9月7日慈济土耳其负责人胡光中来到慈济台东联络处,分享一路走来的感动。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全球叙利亚难民有670万人,收容最多难民的国家是土耳其约逾360万名,以叙利亚难民为多数共超过200万人。慈济在当地援助约近5200户难民家庭生活补助,更在2016年成立义诊中心,聘请叙利亚籍医疗人员,由政府提供药物,平均每个月服务超过9千人次的难民,截至2019年3月累计近28万人次的难民获得医疗援助。

2014年土耳其慈济为叙利亚难民举办首场大型发放,有人竟然拿着刚领到的大米、毛毯要跟慈济志工换钱,志工诧异,却也心疼。原来难民有多的钱才能让小孩读书,为了生存,叙利亚难民孩童需上街乞讨、或沦为廉价童工,每天工作13小时、一天有13分钟能上厕所,只为了赚取每个月土币7百里拉,约台币4千多元的生活费

土耳其慈济志工萌生「将街上乞讨的叙利亚孩子,都变成揹书包上学的孩子」,为孩童打造「满纳海」学校。「满纳海」阿拉伯语意即沙漠中的泉源,慈济盼为战火下的孩童带来希望,2014年12月起,慈济志工开始在街头、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工厂寻找失学的叙利亚孩子,希望能免除他们将成为文盲命运,一一说服家长:唯有教育才能让孩子的未来有希望。慈济志工与土耳其政府一起合作,每月帮助约3千位叙利亚失学儿童,土耳其政府也学习「满纳海」学校模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起合作,在5年内帮助了超过35万个难民小孩获得教育。慈济志工更希望孩童未来回到国家,在「满纳海」学校受到的教育能有认证,四方奔走下,终在2018年8月获国际认证。

「满纳海」学校不仅让联合国难民署、土耳其政府等前往观摩,爱的种子更照耀着这些孩子们,当台湾台南花莲发生地震、台东尼伯特风灾后,这些孩子竟然自动发起募款,孩子拿着零钱哭着拜托志工帮助受灾乡亲,原来爱的力量,已在孩子心里萌芽。而照亮他们人生的路,主要是3位台湾籍慈济志工胡光中、周如意、余自成。

9月7日慈济土耳其负责人胡光中在慈济台东联络处分享自己加入慈济20年的点滴,在921震灾将满20年前,胡光中回想当时正投入土耳其震后援助,听到台湾受灾心中充满担忧,但也是在当时看到慈济在人道援助的「感恩、尊重、爱」,让身为虔诚穆斯林的他,发现和自己信仰一样的宗教大爱。20年前,还未认识慈济的胡光中投书媒体救援土耳其,台湾在哪?」20年后,胡光中持续在土耳其「以台湾为名」援助当地苦难人,并陪伴难民走一条「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