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析》大陆限电绝招 供应链全员戒备

自9月初开始,江苏省开始进行严格的"能耗双控",随后广东省跟进限电,并迅速扩散到云南、广西、浙江等地,据大陆当地初步统计,全大陆已有16个省份实施力度不等的限电措施,其中力度较大的宁夏,直接就强制高耗能企业停限产1个月,广东省和江苏省两个制造大省也对相当多制造业进行限电,强制减少生产量,而苏州、昆山等地区更发出最新通知,要求全市工业企业和贸易自9月26日12时起到30日停产,为大陆各主要制造大省大规模限电生产投下新的震撼弹,其他省市是否跟进引发上市柜公司高度关注。

大陆在欧美圣诞节及大中华区农历新年消费旺季,各产业传统旺季大动作限电迫使企业不得不减产颇不寻常,尤其是相较于过去停电、限电至少会先预告让厂商准备,此次是令到即实施,甚至是在制造重镇全面「停电停工」,这样严厉的手法,多家上市柜公司认为,除为落实「节能减碳」,真正的原因恐怕是为抑制「涨势难止」的原物料价格。

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游原物料及化学材料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连番飙涨,加上大陆积极落实节能减碳,减产高耗能产业,进一步推升上游原物料及化学材料价格,而大陆又因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宜,在印度、越南、泰国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自5月起陆续爆发疫情停工停产时吸引订单大举回流,供需失衡不仅让大陆节能目标无法达标,各项原物料及化学材料价格亦「易涨难跌」,让大陆承受不小的通膨压力,此次借由限制厂商产量,降低对原物料需求,进而打击原物料价格,化解通膨压力,可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据了解,随着大陆各省市政府开始实施7休1、7休2,甚至做二休二,虽然带动部分上游化学材料及原物料价格攀高,如:硫酸及硝酸分别上涨至每吨人民币1300元及1600元,甚至要求厂商必须现金采购,但近期大规模停电限产,已有不少大陆厂商因减产把原材料采购订单取消,即使是近期报价飙涨的上游化学材料,亦开始面临「有行无市」压力,大陆借由禁生产反打对上游原物料需求冲击正逐渐显现。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台厂等各国厂商、甚至是陆厂都积极在东南亚各国布建新产能,大陆地区闲置产能压力逐渐浮现,尽管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大陆因疫情控制远优于东南亚各国,让大陆制造业订单满手,除少数产业,各产业厂商业绩几乎是从去年下半年一路好到今年第3季,但荣景的背后,却多是厂商为填满产能不计价接单生产,导致大陆制造业一方面承受上游原物料价格飙涨,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反应给欧美等终端品牌客户,成为「牺牲自我利益成就客户高利润」的苦主,亦是大陆决心在第4季加大力道调控的原因。

事实上,在大陆大规模实施限电减产后,部分大陆网路财经政策评论家纷纷释出「去过剩产能」是国家政策目标,提醒企业主要谨慎评估接单生产,甚至要求企业主注意现金流,一连串的风向讯息,或许是供应链「山雨欲来淘汰赛」预警,大陆身为全球最大制造及消费国,全球产业均无法自外于大陆供应链冲击,台厂宜更谨慎面对因应,以免成为调控下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