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麻烦
散文
晨起点开手机上的报纸,滑几下映入眼帘的是健康新讯息:研究显示早餐不但得吃,而且要早吃,若是太晚吃罹患糖尿病的机会大增。这篇报导说,最新的发现推翻目前盛行的间歇性断食,认为少吃多餐更能保持血糖平稳,云云...
乍读之下泫然欲泣,考虑该不该立马去厨房做早餐,赶快吞掉,本自以为良好的习惯是过10点再吃任何食物。假使我作为一名医师,都被时时改变的讯息搞得无所适从,那平常人更不用说。
倡导「一六八」或每日吃两餐的专家们,写了大量畅销书,其中一项道理类似「原始人饮食法」,旨在抗衡现代人的不良习惯,回到适合我们进化阶段的饮食模式。原始人打猎有一餐没一餐,也没有坐沙发嚼薯片的条件,现代人零嘴不停,被认为剥夺自身调节血糖的能力,短期间吃完整天饭更增加人体燃烧脂肪的功能。
听起来不是很合理吗?但如果真实数据不这么证明呢?这就如同数十年前,全美国提倡减少脂肪,增加摄取糖类,后来脂肪被翻盘,不再是坏蛋,反而谷类成了众矢之的。那么平衡一下:是精制淀粉不好,白米白面不优,我们吃糙米全麦就安全?
「不!麦是万恶之源。」Wheat Belly作者Davis医师说。
「这不光是麦的问题!」有名的Gundry医师更进一步,把大部分植物打入地狱。
两人并非赤脚医生,一位心脏科一位心脏外科。采用他们饮食法,结果各种毛病消失的见证人遍布。将他们书籍读完的我,站在厨房完全不知该怎么办。
「儿子,这是你喜欢的咖哩饭。白米不好,但Dr.Gundry说糙米含更多有害凝集素。马铃薯不含抗解淀粉,应该用地瓜甜薯,但你会说难吃。至少咖哩中的姜黄益于健康,目前无人反对,鸡肉去皮应该不会塞住血管,请你将就食用,祸福难料。」
食客完全没听进去,只说好吃再来一碗。
不管怎么小心养生,病还是可以找上门。相对的,新闻常报某位人瑞吸烟喝酒吃肥肉,快乐活到一百二。于是摇头叹曰:生死有命。明显的坏习惯不去做,尽量使用本地新鲜有机食材,记得每天走一万步,也就算尽到责任,其余抛到脑后。
至于早餐到底该不该吃,暂时结论:饿便吃,不饿不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