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落”到“王国”,国家公园为大熊猫保护翻开新页

(原标题:从“部落”到“王国”,国家公园熊猫保护翻开新页

新华社成都4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伟 冯昌勇;周相吉中国已正式宣布建立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分散在秦岭、岷山邛崃山等六大山系的33个大熊猫“部落”变成统一“王国”。动物保护专家说,这将促进野生大熊猫交往、丰富基因库,为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翻开新一页。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已下发到三个省。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试点方案提到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达到27134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3倍大。

“中国已经做了大熊猫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两大阶段性工作,国家公园是未来的重点。”侯蓉说。

野性的呼唤

由于历史上特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活动加剧,中国独有的珍稀物种大熊猫面临生存条件恶化的威胁,其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同时,大熊猫分布区在行政区划上分属三省,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体制机制性问题,妨碍了保护这一物种所需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侯蓉说,将建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包括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科普游憩区、传统利用区4个功能分区,其中核心保护区覆盖现有的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涉及大熊猫及区内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中国人工繁育大熊猫已经是世界上基因最为丰富的圈养动物之一。

为了丰富大熊猫的基因库,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于2003年开始野化放归的工作,目前已成功放归七只大熊猫,其中两只死亡。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和民并不希望大熊猫一直生活在保护区里。“人工繁育和野化工作的目标还是让大熊猫能够回归山林,并且和野生大熊猫充分交流,复壮种群。”张和民说。

2015年初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为1864只,较10年前增长了近17%。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熊猫的保护可以乐观。侯蓉说,野生大熊猫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栖息地大片破碎化、连通性差,它们已不能在大片连块栖息地自由漫步

目前大熊猫种群已退缩到六大山系,被分割为33个局域种群,其中22个熊猫个体数量小于30只的种群有灭绝风险。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大熊猫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报告》中指出,公路、铁路加速了林地的破碎,造成大熊猫种群的进一步隔离,不利于交配,也减少了大熊猫获得竹子的可能性。这让大熊猫更容易生病,遭遇近亲繁殖的问题,也不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熊猫的新希望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将增强大熊猫栖息地的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推动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实现种群稳定繁衍。

“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在大熊猫繁育、野化方面已经取得的突破,现在,是时候测试一下在国家公园体制下,这些努力能发挥什么样的协同效应了。”美国史密森学会生物保护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大卫·维尔特说。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中国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目前有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在进行,包括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以及香格里拉普达措。

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将在今年出台。

大熊猫国家公园为大熊猫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绘制了蓝图,但要克服的现实挑战很大。

比如,修建大熊猫可以迁移、交流的生态廊道并不容易。1988年以来,中外科学家提出了跨越六大山系的20个生态廊道建设方案,但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一个实现。

“中国仍然需要做更多的案例研究、开展保护工作,使得生态廊道能够真正得以使用。”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的生物保护专家梅利莎·松格说。

人的发展问题

国家公园建成后,大熊猫可望在相隔的栖息地间自由漫步,但这也意味着大量人口将要迁出核心保护区,仅四川省就涉及至少17万人。

在四川乐山市峨边县勒乌乡山峰村,彝族村民曲别马子生活了40多年,每年都能在村子里见到大熊猫。山峰村有三个村民小组都在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是连接凉山大熊猫种群的关键走廊

一个月前,曲别马子在村子里发现一只大熊猫,当时它正在一栋民房旁边的地里。这只雄性大熊猫跨过村子所在的沟谷,可以到对面的山岭上,那里有一只母熊猫。

曲别马子一家六口人,每年的收入主要靠上山采药和种土豆,但他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对大熊猫很亲,“好得很哦,发现有什么情况我们立即会给保护区打电话讲。”

对山峰村的村民来说,建立国家公园可能意味着他们要离开这里,以便为大熊猫提供更多活动空间和生活走廊。曲别马子说,如果大家都愿意搬走,他肯定也会搬走。

“只要能解决住房、耕地和工作的问题就好。”曲别马子说。

中国强调,大熊猫国家公园要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侯蓉说,大熊猫国家公园计划为搬迁人口提供新的住所和工作。原住居民可以在传统利用区生活,也可以在科普游憩区和国家公园周边参与生态旅游工作、提供服务,自然和人类可以和谐相处。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衡毅指出,国家公园的建立旨在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但必须关注人的发展。

“社区水电能源解决了,就不会去砍柴了;有轻松体面的工作,就不会去开荒种地;有稳定的收入,就不会冒险去偷猎,”衡毅说,“如果老百姓在国家公园的建设中受益,他们就会变成环境保护的主力军而不是破坏者。”

(原标题:从“部落”到“王国”,国家公园为大熊猫保护翻开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