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量到品质:大陆粮食生产走上变革之路

▲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潭头乡拍摄的田园景色。(图/新华社

本报讯

「五一」临近,一年一度的春耕进入尾声

中国粮食生产大县江西吉安市新干县,曾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农民魏仕连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2100多亩水稻,其中优质稻比例占90%以上。

「这两年,市场需求在变化,种常规稻根本赚不到钱。」他说。

今年中国春耕生产中,像魏仕连这样改种优质稻的农民不在少数。

业内人士介绍,过去,中国农民种粮主要追求产量,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稻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受国外低价进口米影响,中国中低端稻米市场持续低迷,农民更倾向于改种市场行情更好的优质稻。

魏仕连所在的江西省是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调出粮食的两个省份之一。目前,当地粮食生产正从一味追求产量转向追求品质。

这一转变首先是由市场需求转变所致。

今年50多岁的凌继河是江西省有名的种粮大户,其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9万亩。去年,他投资建了一个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大米精加工厂。今年春节前,他的优质大米体验店正式开业,短短10多天时间的销售额就达18万元。

在凌继河看来,当前,稻米消费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大家吃饭能填饱肚子就行,现在生活好了,大家的要求也高了,吃饭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 他说,他们的米卖到6块钱一斤,比外面的要贵三四块钱,但却很受欢迎。

江西省田环粮食加工厂负责人熊细件告诉记者,与三年前相比,他们销往广东市场的常规米减少了60%,但优质米每年却在按15%的速度增长。

今年,中国作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战略部署,提出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前提下重点发展优质稻米的粮食生产新思路

为此,作为传统产粮大省,江西开始了自己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之路。今年春耕生产中,当地很多种粮农民开始改种优质稻。

在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西省吉水县,当地种粮大户易章海也将自己的100亩田全部改种优质稻。他说:「现在,种常规稻基本没什么利润,不改不行!」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就要优化品种结构,从一味追求产量转向更加重视品质。」吉水县委农工部部长长生告诉记者,今年,当地大力推广优质稻,预计优质稻播种面积将达15万亩,占全县水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在产粮大县江西省南昌县,过去一直种常规稻的种粮大户罗福玉由于粮食行情不好,也改种了一个名为「926」的优质稻品种。

南昌县农业局粮油站站长胡友发说:「以前,粮食好卖,高产就意味着高收益,所以农民都愿种常规稻。但这两年粮食行情不好,同时,消费者对米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很多农民都倾向于种优质稻。」

罗福玉说,当前,一般常规稻的价格在1.2-1.3元/斤,而且加工企业都不收,只能通过托市卖给国家;而「926」的价格却卖到1.8元/斤,加工企业还抢着要。

罗福玉还和记者算了笔账:常规稻按当前亩产1000斤算,一亩毛收入为1200-1300元,「926」亩产虽然低点,约为900斤,但按其价格一亩毛收入为1620元。「所以,未来农民种粮一定会越来越重视品质。」他说。(新闻来源:新华社港台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