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明星的消长

出口明星消长图╱本报资料照片

历年出口明星变化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谈起今天台湾的出口明星,用猜的都知道,那一定是半导体,尤其受疫情影响,远距应用商机大增,去年半导体(电子零组件)出口占整体出口升至近四成,名列出口之首。

除了半导体表现佳,去年电脑及相关零组件出口也不错,更早以前,大约2000年前后电脑等资通产品曾是我出口最大宗,惟随着多数厂商把生产线移往大陆,出口明星的地位只好让给半导体。

农产、纺织 昔日外销主力

自2000年以来,台湾前两大出口不是半导体,就是资通产品,然而,回顾过去50年的出口史会发现,天底下没有永远的明星产业,每隔一段期间就会出现变化。日据时代台湾出口有七成是米和糖,1960年代前两名是蔬菜水产罐头、农产品,合计占出口总值25%,那个年代农产输出所取得的外汇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本。

随后,政府拟定四年计划发展工业以改善国民经济,在「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号召下,出口出现重大变化,1970年代纺织服饰业跃居出口首位,加计纺织品合计占出口达28%,纺织业成为我国最大创汇产业。

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亚洲邻国的竞争,加以厂商的外移,纺织业的出口风光逐渐被电机电器业取代,台湾由纺织成衣王国变成家电出口大国,1980~1990年代初电机及家电占出口比重高达两成。

在那个纺织工业如日中天的年代,李国鼎孙运璿两位前后任经济部长已意识到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潜力,多次赴美揽才并于1980年设立竹科行政院开发基金更投资一亿美元创立台积电,延揽张忠谋主持,这些努力虽未有立竿见影之效,却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做好准备,让台湾得以在汇率升值、产业外移的1990年代跨向资讯电子领域,成就了台湾今天的经济荣景

超前部署 成就半导体盛世

我国电脑、笔电行销全球,2000年前后资通产品占我出口始终维持在两成,为各业所望尘莫及,我国由纺织王国转而成为电脑代工大国,然而时代巨轮仍继续疾驶,风光了十年的电脑,出口第一名的位置最终还是得让给半导体。

2002年政府推动「两兆双星」,两兆指的是半导体、面板日后产值要达兆元,2004年半导体出口比重升破两成而跃居第一,此后逐年升高,如今已达四成,国内各产业难望其项背。至于面板则时有起落,2010年曾名列第四,可惜后继乏力而逐年下滑。

不论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或是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遥指着一件事,那就是再伟大、风流的英雄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谢幕,半个世纪以来的台湾出口变化亦然,昔日农产、纺织、电器、电脑出口占比皆逾两成,而今安在哉?去年纺织品出口占比只有2.2%,电机及电器也只有3.3%,农产及加工食品更只有1.4%,产业变化与大自然的消长可谓如响斯应,令人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