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歼击机的发展看中国崛起
(图/中新社)
中国空军歼击机,超出世界各国想像,有目共睹,其崛起的原因是:1.中国深刻的了解自身的需要。2.善用了历史的机遇,排除各种挑战和封锁。3.透过长期规划,有机的结合科研、设计单位,各种生产企业,全力协作,一步一脚印的踏实前进。然而,这些归根究柢所反映的是中国人的民族特质。
这包括了各个时代的国家领导人,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到习近平,都清晰的认识到中国的关键产业必须立足于建立自己独立的体系,不能长期依靠购买、或租借外国产品。而具体负责采购的军方负责人,如刘华清、林虎等等也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需要什么,而非受限于供应国的主观愿望。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调动各种有利因素、锲而不舍的达到目标。
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在早期周恩来、聂荣臻、张爱萍等负责官员及钱学森等科学家的领导下建立了优良传统,发展出科学严谨的精神,不仅能迅速的吸收外来的技术,透过「逆向技术」探讨外方企图封锁的「精髓」,吃透后加以改进,融合成更好的新技术。这种本领是独步全球的。
高新战机的有效率生产需要整合众多的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而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就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不完全是共产党的功劳,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的基因。中国从先秦以来,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组织群众从事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不论是武器的大规模制造、或长城和运河的建设...。
二战后的世界历史的主轴就是美国、苏联(后来的俄罗斯)及中国的三角关系,而直到近5年,中国一直是三角关系中最弱势的一方。韩战以后到1962年,是苏联和中国共同对抗美国的蜜月期。在这段时间内,苏联帮助中国建立了初步的完整工业体系。后来中苏因意识形态闹翻后,中国开始陷入空前的孤立。
1972年尼克森访问中国后,共同的战略利益,促使美中联盟共同对付苏联,在这段期间中国开始走向市场经济,从西方得到了资金、技术、和市场,而在军事领域也了解、学习了完全不同于苏联的西方技术,丰富了中国的视野。
1991年苏联及东欧共产政权垮台后,美俄又短暂的走在一起,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变得更困难。然而,2014年西方支持乌克兰政变后,美俄关系迅速恶化,新的中俄同盟对付美国的压力逐渐成型,稳固。
自从1991年以后美国对中国国防及高科技领域的防范及封锁就越来越严厉,然而,美国的企图是迫使中国成为类似日本和韩国,变成美国在亚太的桩脚,而中国却在闷声建设自己。美国直到2015年后才发现中国已经超过俄罗斯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挑战,然而,美国的转变来得太晚,今天中国的继续高速成长已经是不可阻挡。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技术封锁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完全与他们所设想的恰恰相反。他们是对中国的所有近现代发展都居功至伟,不管是航空军事技术、卫星导航系统、航太器空间站技术都是如此,以美国为首的技术打压都无一例外地令中国取得了至今都让西方完全无法理解的成就。近年来美国对高科技领域,诸如晶片、量子、电磁武器、航母技术等等的封锁都只会促成中国在这些领域的高速发展。
尽管美国从来都不是一个想鞭策着中国成长的老师,也几乎是全程下了死手,总是朝着中国的要害部位手起刀落,但这套他们曾经对别人行之有效的手段,到了中国人这里,都变成了中国发展的动力。
2024年以来,中国采取对外更加开放的政策,在对台问题上,采取更和平、理性的融合政策。但是,在军事上的建设更加迅速壮大,以遏制任何企图侵犯中国利益的企图。美国无力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因为:1.支持她的战争机器所需的零件仍然依赖中国。2.美国人民苦战久矣,这个战争不可能获得人民的支持。3.美国很可能加速帝国的崩塌!
(作者为中美论譠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