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从「中国品牌」崛起 看大陆产业发展战略

图/新华社

两年一度的巴黎车展刻正举行,欧洲车厂纷纷推出平价电动车,以抗衡陆制电动车的强势竞争。事实上,欧盟日前才以中国车厂接受不公平补贴、对欧洲电动车生产商构成经济损害威胁为由,决定对陆制进口电动车征收更高关税。但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品牌」,究竟该坚壁清野亦或因势利导?欧盟内部的杂音,以及欧洲汽车企业对此决议的不以为然,在在显示中国品牌的崛起和出海,已成为全球难以决断的「中国冲击2.0」。

自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大陆经济虽然飞速发展,甚至于2010年超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制造长期以来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低端无效供给过多、中高端有效供给不足,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营销等不到位,以致不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还使得品牌发展落后经济发展。化约来说,就是供给结构不能适应消费结构变化。

为解决中国制造大而不强问题,2014年大陆提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等发展战略。尔后,以打造中国知名自主品牌为核心的「品牌建设」,成为大陆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环节。2016年6月,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大陆颁布〈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强调将提出以品牌建设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方案。

该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供给面的升级:强调透过产品的多样化、产品及服务品质的提升,以及品牌的创立,促成产业供给结构的升级。二是扩大国内消费:强调扩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增加消费者对自主品牌内涵及文化的了解;架构有公信力的产品品质资讯平台,让消费者更能选购优质产品;更重要的是,鼓励消费者「消费国货」。三是强化品牌基础建设:强调透过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提升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加快技术研发推动品牌发展;并培育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评价机构,以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话语权。

为推进上述目标,大陆自2017年设立中国品牌日,不但希望透过中国品牌推动供给侧需求侧的同步升级,亦希望借此提升产业附加价值。2022年大陆再颁布〈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除了强调要在一、二、三级产业都能形成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还希望将地方的产业特色、历史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因地制宜的打造以区域为名的中国品牌。此外,亦力促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中国品牌。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国品牌建设已颇有成果。大陆当局统计,至2023年,中国品牌已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了9.3%,且品牌影响有助于产品出口价格的提升。又根据美国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2023年中国品牌共有包括腾讯、海尔、华为、华润、五粮液、青岛啤酒等48个入选,超越日本的43个,跃居全球第三。

随着大陆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中国品牌出海力道更为强劲,但也引发欧美的不安:不但欧美已对比亚迪、奇瑞等新能源车课征高额关税;美国更是提出「非售即禁」法案,要求母公司为字节跳动的TikTok彻底与大陆「脱钩」;欧盟亦考虑对来自大陆的速卖通(AliExpress)、希音(Shein)、铁木(Temu)的廉价商品祭出关税惩罚。尽管如此,这些源自大陆的中国品牌,仍不断透过投资的国际化等与销售营运的在地化,扩大全球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推动品牌建设工程,除了上述产业升级转型的经济目的,更重要的还有两大目的:一是提升国际形象:大陆希望透过中国品牌的输出海外,增强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的认同,借此提升中国形象,亦即透过「中国产品」的文化赋能,缓解近年来国际不断高涨的反中、抗中浪潮。二是增强国际话语权:随着近十几年来的扩链、强链、补链,大陆已建构了全球有最大且最完整的产业链;随着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将有利大陆建构一个以「以我为主」、不受制于他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大陆一向认为「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顶级企业做生态」。由此来看,中国品牌可说只是大陆产业全球化战略的第一步。面对大陆同步推动的「中国标准2035」、乃至隐然成形的「中国产业生态系」,欧美各国乃至台湾该如何因应?显然将是两难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