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摆脱金牌迷思了! 陆媒千字评论文就是最佳实证
▲男子举重77公斤级比赛,吕小军(左)获亚军,哈萨克选手拉希莫夫(中)夺金牌。(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为了荣誉各国好手都用尽全力,只为了夺下奥运金牌,不过,大陆举重选手吕小军卫冕失败,获得银牌,央视解说员却狠批裁判「脑袋装屎」,反映出大陆的金牌迷思。但与以往的舆论氛围不同的是,有陆媒表现宽容的心态,撰文检讨请在「开炮」前先问自己3个问题。
《北京青年报》这篇以「与其抱怨裁判,不如学习规则」为题的千字评论文提到,除了谩骂,还有没有更优雅些、更专业些的做法批评裁判,甚至转变不利的裁判呢?建议先问自己3个问题,第一,自己看比赛了吗;第二,自己了解规则吗;第三,能够区分误判和针对性判罚吗?
这篇文章提到,男子举重77公斤级吕小军错失金牌,对手哈萨克选手尼加特•拉希莫夫举起了214公斤,超乎中国教练组的意料。张国政在央视转播解说比赛时,纠结在对方没有站定,裁判就给了3盏白灯,虽然追求正义没错,但在那种场合,把责任推到裁判身上,「除了显得不大气,对运动员和舆论也是一种负面的影响」。
报导中提到,「作为体育大国和强国,我们在技术上也要有一定的话语权」,不是用权为本国运动员谋利,而是要制止偏向,消除偏见,主持正义,这主要表现在规则上的公平和裁判尺度掌握上的公正。
最后,报导写道「所有的『被黑』背后都有各自的故事,只是在互联网和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怨天尤人的信息可能更容易引发共鸣和传播,只是在发泄、怒骂裁判之前,请先问问前面提到的3个问题,再『开砲』也不迟。」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东森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