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交换台师大:自由主义与人文关怀

台师大。(作者提供)

开学之后,在弄完论文开题和琐碎的复学手续后,苦思冥想应该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在一个在话语表达被压抑的环境里,有些方面不太好写,写了之后也不一定能发。

因为你要兼顾多元的受众和两岸敏感的意识形态。

时间总是催促着我们不断向前,你总感觉来不及告别过去就要匆匆面对新的未来,在不同的时空看日月星辰,感受四季的轮回,远去的131天,我想对一个真实的台湾好好告别。

关于台湾,其实我心中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在有限的时间里真的很难全面了解一个地方,因为这里不只是一座小岛,也是经过数代人励精图治,努力经营而成的庞大社会结构。

师大:谈台湾的大学建设

有关台师大的记忆,还是在席慕蓉的散文中读到的,记得那时候刚上大二,没想到四年之后我们成为了校友。

师大本部校区至今还保存着日据时期的老建筑,行政大楼、普字大楼、礼堂和文荟厅,维也纳森林和自由之钟点缀其中,形塑着校园人文与自然并重的脉络空间。

古朴与现代并存,中西方文明的交融,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彰显著师大的古典风华与现代视野。

在台师大,你可以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交换生同学,大多来自中国内地和港澳,日韩,欧美等地区,学校构建了以华语教学中心(MTC)为核心的国际招生体系,台师大的国际化程度和外籍生数量位居全台前三。令我惊讶的是台师大在近五年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世界排名,少数学科跻身世界前1%,在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上,台师大亚洲排名56(与武大、北师大相近),世界排名289,全台排名第6位。

学校会专门为外籍交换生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party和活动,如迎新晚会,圣诞晚会,春节晚会,集体出游等,为外籍交换生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你可以尝试与他们去交流,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差异,遇到与你价值信仰不一样的个体,也是非常有趣的经历。

师大共有四个校区,我们住在师大夜市附近,临近本部和图书馆校区,交通比较便利。除了上课和出游,图书馆是我常去的地方,研究生可以申请研究室(Study room)长期使用,偶尔也会去二楼影音阅览区看看电影和电视。这里有很多珍贵的光碟资源可供借阅,除了最近上映的影视剧,还有一些年代久远的老电影和电视剧都可以找到。日本动漫,好莱坞电影,美剧,日韩电影,华语电影等都是比较热门的选择。

图书馆和MTC之间有一间露天西餐店,是午后用餐、休憩晒太阳的好去处,在MTC上下课的外籍学生经常会光顾此地,你可以听到各国的语言。

由于地理位置比较接近,加上三校在亚洲的排名也比较靠前和接近,我所交换的台师大,与台湾大学,台科大结成了「台湾大学联盟」,三校可以跨校选课,共享教学资源。

自由主义与人文关怀

关于选课,台湾大学系统比较非常自由和人性化,三所大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可供选择,你会有三周的时间进行加退选,前三周你可以跨校、跨系所去听课,对于不喜欢的课程或老师你可以退选,在三周的时间内选到你满意的课程为止。这样就构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更加科学合理,灵活自主,通过学生跨域选课,加强了三校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课堂比较自由开放,言论自由,不过我们经常也会因为两岸问题在课堂上激烈辩驳,比如我去到的系所是大众传播研究所,不可避免都会涉及一点两岸问题。

有一次新闻课上,我客观陈述了历史事实和观点之后,居然有好几个台独倾向的同学直接站起来反驳,大家在课堂上争论不休。

虽然彼此在意识形态上依然对立,但是你的言论和观点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大家下课之后还是会握手致敬。

台湾的大学老师表现出和蔼亲切的一面,亦师亦友,态度谦和,不过也有一些老师原则性较强或带有一定的政治立场。

他们在课堂上会鼓励学生讨论和交流,比较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人文关怀,崇尚价值理性,这与内地以升学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工具理性和竞争意识为主导的学院文化还是有些不一样。

无论是教授还是行政老师,都比较热情亲切,人情味较浓。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老师们会放下在手上的工作,带着你去要找的系所或者部门,耐心细致地解决你的问题,在很多细节方面都会让你感觉很舒服。

还记得我们刚来第一天去报到,国际处的Jenny林彦含老师接待我们的时候,特别热情,有礼貌,温柔地跟我们细说每一个要填的信息和要办的事项,给我们搬来椅子,看着我们写完,帮我们处理好所有的事情。

那一瞬间我们都有点不太适应,因为以前很少遇到这么好的行政老师,所以有点不好意思就一直给老师鞠躬说谢谢,没想到她也给我们鞠躬说「不会,不会」,当时真的特别感动。

我们去的时候是下午了,前面也有很多外籍交换生过来报到,工作也很忙,但她还是耐心地跟每位同学细说所有的流程,不带一点工作脾气,始终保持亲和的态度。

当时我们觉得可能是个例,后来发现台湾整个社会氛围都是这样的,人情浓郁,礼貌谦恭,乐于助人。

我在台大选了两门课,分别在外文系和社科院,每次漫步在台大诗意的椰林大道,清风徐来。

耳边响起傅钟21声古老的声响,目光所及都是来来往往骑着单车的学子,感觉所有的美好都迎面而来,眼前的图景应该是多数人憧憬和向往的理想中的大学生活。

道路尽头的标志性建筑——总图书馆会吸引你的目光,延续台大日治时期的建筑风格,与椰林大道两旁的古老建筑相得益彰。

象征台大校徽的元素之一为傅钟,勉励学子「作息定时,生活有序,俾闻声惕厉,精进不已」,凝聚着傅斯年校长所代表的学术自由、大学自主性的价值想像,已经成为台大校园的历史遗产。

纪念性不在于形体,在于寄托其上的自由主义学风,建构了台大校园主要的感觉结构,钟声无形却能激起人们心中的回响。

自由主义学风,独树一帜的台大精神,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你可以在这样自由主义的氛围中逐渐找回我们正在丢失的主体性。

(赵华健)

(本文来源:「两岸青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