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园福海宫搬家 厘清文化资产定位

大园福海宫多年来为了搬迁庙宇议题争论不休,近期又因庙宇文化资产保存问题,15日文化局现场会勘。(王思云摄)

大园福海宫因航空开发计划,位在第三跑道征收范围移庙争议长达多年,去年经信徒大会掷筊请示,神明决议搬迁。有信众质疑迁移将导致历史建筑摧毁,文化局将于15日会勘,厘清文化资产定位

去年福海宫召开信徒大会讨论搬迁问题,同意搬迁占多数,庙方掷筊请示「辅信王公」,双方各掷筊10次,结果同意搬迁7圣筊、不搬迁有4圣筊,最终决议搬迁。

福海宫管理委员蔡宗烈表示,不是不愿意搬迁,但是要原庙搬离,不同意庙方拆除另建。他补充,福海宫于1992年重建,当时请来国家级大师梁少英规画建材都是用最稀有的,充满工匠艺术,是无形的文化资产,一旦重建后古迹将不复在。但改选后新一届委员们却倾向搬迁,也不考虑兴建、补偿费用问题。

蔡宗烈说,庙宇预订搬迁的新址腹地不足,新庙越盖越小,且交通部补偿不清,诚意不足。他强调,福海宫已正式通过历史建筑文化审议,会强力推动文化资产保存,留住神明与福海宫。

福海宫总干事杨智贤说,一切程序皆照信徒大会决议,新址位在海军基地面积约2081坪,与现址面积差不多,补偿费也正与交通部评估中。对于有委员建议原庙搬离,福海宫常务监事万金坦言,庙宇要拆掉重建是神明旨意,届时在地居民都要搬走,福海宫不迁移,最后将会因人潮远离而越来越冷淡,竹围里居民是期待和神明一起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