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福海宫「飞辇轿过金火」… 12项无形文化资产保存授证

市府秘书长黄治峰颁赠给大溪传统工艺保存者游礼海。(图/市府提供)

记者杨淑媛/桃园报导

桃园市园区竹围福海宫「飞辇轿、过金火」的过火仪式,是北台湾堪称最大规模的祭祀文化特色,经该宫向市府申请无形文化资产保存,12日于文化局大厅,和包含传统工艺民俗、传统表演艺术以及口述传统等12项保存者、团体获颁无形文化资产保存证书

▲▼大园区竹围福海宫「飞辇轿、过金火」的过火仪式,是北台湾堪称最大规模的祭祀文化特色。(图/市府提供)

授证的市府秘书长黄治峰及文化局长庄秀美指出,此次颁发无形文化资产授证,主要强调以「人」所维系技艺传承,文化局目前已出版传统表演艺术丛书办理相关传习计划,今年也争取中央补助,执行桃园市客家基础调查暨保存维护计划、大溪普济堂关圣帝君圣诞祭典保存维护计划、桃园市文化资产保存技术及保存者-建筑类营建修复与保存技术匠师调查计划、桃园市传统工艺-大溪传统木工艺保存者游礼海艺师口述历史调查研究保存计划等,持续推动无形文化资产保存维护机制规划后续阶段性保存作业人才传承。

▲市府秘书长黄治峰颁赠给大溪普济堂关圣帝君圣诞庆典。(图/市府提供)

此次的授证保存者共计有:口述传统类保存者Watan Tanga林明福 (泰雅族Msbtunux群Lmuhuw)传统工艺类保存者/团体游礼海(大溪传统木工艺)、林天生(大溪木雕)、蓝伟文(大溪木雕)、协大木器行(大溪木器)、陈力维(大溪传统木工艺)、徐明河(传统剪黏、交趾陶工艺美术);民俗类保存者/团体大溪普济堂管理委员会(大溪普济堂关圣帝君圣诞庆典)、竹围福海宫管理委员会(竹围福海宫飞辇轿、过金火);传统表演艺术保存者/团体黄秀满(客家戏)、谢旺龙(客家八音龙凤系统)、和成八音团(客家八音);共计12位保存者/团体,每位保存者纪录着历史技艺的存续,承载地方重要的记忆价值

►修图修到厌世!这款CP值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