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骥/当新台币成为亚洲最强势货币时
▲ 自2月初至今,新台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达2.59%。(图/资料照)
若将今年2月初,新冠肺炎刚刚爆发不久,美国疫情也尚未严重、新台币与美元间的汇率,约在30元新台币兑一美元,而于2月10日,美元汇率来到新高,台币与美元间的汇率为30.1426新台币兑一美元。
及至5个月之后,于7月10日,新台币对美元升值至29.613新台币兑一美元,这段期间,台币的升值幅度达百分之2.59。
上述新台币快速升值的结果,的确造成几家欢乐几家愁。
《联合报》7月7日以「台股大开资金派对 写下六惊奇」为题指出:「因外资大买逾200亿元,又受到美股那斯达克指数创历史新高以及昨日盘中美股电子盘大涨带动,半导体等类股指数再创高,行情大涨207点、收在12,116点,逼近年初写下12,197点的29年新高,写下台股六惊奇。」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电子业可说是一支独秀,在欧美各国社会安全距离及在家工作等等的规定下,让相关网购业的业绩大幅地成长,也带动许多电子业相关产品的配套需求。此外,更重要的是,此一需求趋势的变化,将会是长期且是可持续的,因此,它当然会对以电子业为主的台湾整体产业有所提升。
此外,各国在新兴5G产业上的投资正方兴未艾,而此对于台湾相关产业而言,也是一大助益,并可在华为及华为以外的系统间,左右逢源,故有其特殊的优势地位。
再者,台湾迄今未发生大规模新冠肺炎社区感染疫情,故不论是生产或一般就学的活动上,并未受到干扰,故仍能正常作业,这也是重要的关键所在。
▲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电子业一支独秀。(图/路透社)
台湾电子股外资首选 台币不升破29元有变数
除了上述台湾「内部」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当然就是美国联准会于3月23日宣布的「无限QE」大绝招政策了。
由于美元大量地印发及释出,相关金融机构为免烂头寸而须如猎犬般,四处寻求高收益率的去处,此时,台股犹如「众里寻它千百度」般,总体而言,其殖利率尚达3%以上,立刻获得青睐。此外,以台股中相关电子股最具吸引力,更成为外资优选。
对于外资快速的进入台股,从而大幅拉升新台币汇率,许多人认为,新台币是否会挑战28元,是个关卡。也有人认为,央行会以台币不升破29元为一防线,而这个防线是否能守得住,仍有相当的变数。
而其变数在于:
若外资设定的停损点尚未到达前,则其仍会进场,带领风潮,如此一来,央行是否仍会容忍,此事当由央行的政策来决定,是给外资些小警告,或是直接进场对做,不得而知,但敏感的股票市场应可快速地知道央行的政策,而做出对应的反应。
在如今美国联准会无限QE 的政策下,美国政府也要为泛滥的美元及美国的金融机构找出路,求收益。
尔今,台湾股市已被相中是个好园地,自然会努力地经营,而在经营的过程中,若我央行进行汇率干预,则很可能会被美国政府扣上「汇率干预国」的帽子。
若此,则在美国可能的干预与指导下,央行就有可能不会进行太多、太明显的干预,而让我股市投资人自由心证,且风险自负。而若外资一旦决定快速撒离时,则投资人更须面对风险。
其三,就央行的外汇政策而言,由其民国108年5月2日所公开「有关新台币汇率政策之说明」中即可看出,央行的汇率政策是:
一、「本行采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新台币汇率原则上由市场供需决定」。
二、「本行维持新台币汇率动态稳定,除为国内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石,并可协助我国经济发展」、「本行总裁多次向外界强调,维持新台币对内对外价值的稳定,是我国央行法第二条赋予本行的经营目标之一,本行汇率政策立场向来一致,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而当然,如此一来,「企业宜强化避险操作,并提高产品竞争力,以降低新台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故企业(其实也包括股民)自然要负主要的汇率波动责任。
▲ 学者分析,央行能否守住台币不升破29元,仍有变数。(图/记者李毓康摄)
台币升值停损点?股市如何避免泡沫化?
前述,新台币快速升值会造成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象,其中又以近日在媒体大声疾呼的台湾机械业为代表。
7月10日《工商时报》以「柯拔希喊话 盼央行启动防御性贬值」为题,报导台湾机械业目前所面对的问题,依该报导所示:「(机械)业者无法理解,台湾是出口导向,占GDP近七成,新台币汇率持续升值,削弱台湾在国际竞争力,今年初以来,新台币汇率升值1.7%,韩元贬值4.6%、人民币贬值1.6%。从2017年初迄今,新台币升值9%,韩元贬值0.5%、人民币贬值1.5%,台湾厂商国际竞争力因汇率影响,又减少10%。」
另「柯拔希呼吁,政府应启动防御性贬值,希望央行能够紧盯亚洲一篮子货币,跟随竞争对手的升贬幅度,助出口厂商一臂之力,因为客户一旦流失,再也回不来了。」
综上所述,现今新台币升值确有势不可挡之态势,尔今,问题在于它的停损点在哪里?
就产业的发展来说,台湾的电子业或无须靠股价的再推升以助其大业,而就台湾的其他产业中,以机械业为例,现已深受强势台币升值之苦。
此外,如何调和国外可能的压力与国内股民「居高又盼更高」般的小民期待,的确是个大难题,此一问题的困难,当不在经济本身,而是在于错综纠结的政治与经济。是随「市场」决定?抑或是依「经济法则」进行?它不但考验政府决策,也关系着台湾股市未来是否会泡沫化。
► Her和她 女孩想要的都在这
热门点阅》
► 经济学家打脸柯文哲:振兴券「实质减税」!
► 朱学恒/摊贩不收三倍券?香肠伯每周周转十万多 现金调度直逼财政部长!
► 单厚之/三倍券跟政府预设差十万八千里 主因是从台北看天下
● 本文获作者授权,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