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听说喝咖啡能治肝病

偶尔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喝咖啡能够防治肝病的新闻,感觉针对这样的新闻传播有必要说几句。

这样的新闻已经不算新了,几乎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媒体报道。有时候是介绍旧的研究结果,有的时候是报道新的研究结果。因为肝病的常见,和人们对肝病的恐惧,所以这样的新闻每次都会吸引人们的关注。那么喝咖啡防治肝病真的值得人们这么反复的关注吗?可能未必。理由如下:

第一、统计学误区

咖啡对肝病的益处在一些研究和报道中看起来很大,其实主要是统计游戏。在这样的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指标是相对危险度,以喝咖啡为例,也就是喝咖啡的人和不和咖啡的人相比,患肝病的风险相对降低了多少。一些研究结果提示这个降低幅度可以达到一半左右,看起来很显眼。但如果用另外一个统计指标,也就是绝对危险度来算,可能就没那么显眼了。

举例说:美国男性一生中罹患肝癌的风险是1.7%,假设喝咖啡可以降低一半的风险,那么喝咖啡的男性罹患肝癌的风险就是0.85%。虽然相对风险度少一半,但绝对风险度只降低了0.85%。也就是益处的大小除了要看风险减少的幅度,还要看本来的风险度是多少。如果本来风险就很低,那么减少多少都意义没那么大。

第二、适应人群的偏差

可能有人会拿出癌症治疗药物的例子来反驳,一些治疗癌症的新药,对降低死亡率的幅度可能和上述喝咖啡的效果差不多,顶多提高个百分之五十。这个对比显而易见是错误的:咖啡研究针对的普通健康人群,也就是还没有罹患肝癌的个体;而癌症药物试验的对象都是已经确诊肝癌,尤其是晚期肝癌的患者。

任何医学研究都有适合的人群范围,出了这个范围,研究结论就不再适用。以普通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并不适合确诊病人或有疾病高危因素的人。比如长期饮酒的人,肝病的风险要高出非饮酒者好几倍,对于他们来说,喝咖啡对肝病的保护作用就可能不明显了。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有一些人可能会因为喝咖啡而降低对酒精的警惕,从而放心的多喝。那样就不仅没有保护作用还增加伤害。

第三、存疑的因果效应

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是相关,而相关并不代表因果。举烂了的例子是鸡叫和天明。这类调查中最难消除的是混杂因素,也就是喝咖啡可能和另外一种或多种降低肝病风险的因素共存。也许有喝咖啡习惯的人喝酒更少,更注重饮食健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当然几乎所有流行病学调查都会试图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但这些调查大多是根据病人的问卷,这样的调查方法有很多天然的缺陷,混杂因素很难完全消除。

试图证明因果关系的另外一个途径是机理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等方法,验证咖啡里的一种或几种成分对肝病的保护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比如有实验显示咖啡因可以减轻肝脏炎症,减缓肝脏纤维化,但同样含有咖啡因的茶却没有咖啡同样的护肝效应。而且缺少临床证据也难以让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组织推荐喝咖啡。

实际上肝病作为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大部分病人的病因是明确的,包括肝炎病毒、酒精、药物(包括中草药)、自身免疫、代谢、全身性疾病等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预防肝病应该从病因入手,比如注射乙肝疫苗、戒酒、谨慎服药、健康饮食和锻炼预防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原发病等等。已经存在高危因素和早期肝病的人更是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随访。

过度关注喝咖啡这类细枝末节的研究,甚至以为喝了咖啡就可以高枕无忧,忽略真正的肝病高危因素,那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