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儿厌学时,爱尔兰妈妈教会我如何应对!
看点 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兼顾工作的父母如何应对?下文带你走进一位母亲的真实故事,爱尔兰妈妈的智慧和勇气教会我们既来之,则安之……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安潇(ID: sukiandsula)
文丨安潇 编丨Thea
前阵子,我写了关于妹妹Sula因为好朋友离开而感到焦虑和厌学的故事。在Sula厌学的那段时间,我感到很着急,但我从最初的惶恐不安逐渐转变为镇定面对。
这种情绪的转变,其实得益于一位爱尔兰妈妈的故事,她让我变得坚强了很多。今天,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Sula是个情感敏感、又不善表达的孩子。她厌学的原因,是后来经过我多次的沟通才慢慢挖掘出来。
但有段时间,她不肯告诉任何人,只是每天早上都呻吟着说不想上学,出门时更是一番挣扎。
看着她低落的样子,我心里很是难过,听到她拒绝的声音,更让我感到扎心。
有一天,Sula因为有点感冒,借口鼻子不通,坚决不肯去学校,甚至连床都不想下。
我心里的担忧如潮水般涌来,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她将来越来越厌学、频频逃学的情景:
如果她的情绪越来越糟,该怎么办?
如果她再也不愿意上学,那她的未来岂不是废了?
我和老R工作如此忙碌,如果我们不得不在家里教书,那又会是怎样的局面?
我忍不住想象最坏的结果,心中压抑得像乌云密布。尤其是那天,我本来有会议要出门,结果不得不取消,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挫败。
看着Sula无精打采的样子,我一边担心孩子的情绪,一边着急着自己的工作。
那天原本放学后,Sula还和同学约好一起玩,但因为她没去学校,我只好发短信给同学的爸爸取消了。
幸运的是,第二天Sula又回去上学了,但早上她依旧呻吟不止,让我心里感到一阵阵焦虑。
送孩子去学校后,我在门口遇到了同学的爸爸。
他问起Sula前一天没上学的事,我心里一紧,忍不住吐露了自己的担忧,告诉他Sula最近的厌学情况。
我一方面为孩子的情绪问题感到担心,另一方面也对被迫放下工作、在家上学的现实感到恐惧。
这位爱尔兰同学的爸爸名叫Finn,他理解地点头说:“我妈妈在我和妹妹小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她不得不在家里教我们一年。”
我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孩子一天没上学我都左右为难,而他妈妈居然在家带着两个孩子上学整整一年?要是换了我,早就崩溃了!
“你妈妈简直是女超人啊!她是怎么撑过来的?你和妹妹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必须在家上学?”
于是,Finn邀请我在学校门口的长椅上坐下来,给我讲述了他的童年故事。
Finn的故事生动而有画面感。
他小时候全家住在爱尔兰海边悬崖上的一个小村庄,那里非常偏僻,村子里只有几百人。他的童年被大山、海洋、树林和田野包围着,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那年他11岁,妹妹9岁,他们在自家院子里玩耍时,发现稻草堆上躺着一只獾。好奇的他们无所畏惧地跑过去摸那只獾。结果,獾仓皇逃跑了,兄妹俩觉得很好笑,还学着獾的样子躺进草堆里。
谁也没想到,因为这次意外的接触,兄妹俩竟然感染了一种罕见的病毒。
这是一种叫做体癣真菌感染的病(ring worm),症状是身体上会出现环状的红疹,尤其是在头皮上,可能导致脱发。
“我们的体癣不算严重,但头皮感染可就麻烦了,开始出现斑秃,特别是我妹妹,头顶上秃了一大块。”Finn的神情仿佛回到了那个童年场景。
“更糟糕的是,这种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学校的老师不让我们去上学。于是,我们被迫在家上课。
体癣的症状吃抗真菌药物几周内能消除,但头皮感染非常顽固,恢复过程慢得令人绝望。我妈妈那时根本没想到,这在家一教就是整整一年!”
我听得背脊发凉!两个孩子突然困在家里上学,对一个工作的妈妈来说,无疑是天崩地裂的打击!
Finn说他的妈妈一开始非常焦虑,不得不辞掉工作,在家照顾两个生病的孩子,而更让她担心的是,还得在家里教两个孩子上课!
这位爱尔兰妈妈日复一日地奔波于教导和照顾之间。
每天,她要去学校和老师沟通,获取当天的教学内容和作业,然后回家教孩子们,还得四处求医,寻找各种药物。
病毒非常顽固,孩子们的脱发问题一直得不到缓解,家里所有人都在压力之中。
孩子们不仅体癣很痒,最痛苦的是,因为病毒易传染,他们连参加聚会的机会都没有,甚至连小朋友的生日派对都不能去。
Finn和妹妹当然也有脾气,两个孩子经常因为小事争吵,有时还会打起来。
Finn无奈地说:“那一年,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场无尽的囚禁。在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机会,所有的精力只能在家释放。”
他清楚地记得,起初兄妹俩在家打闹,妈妈会很着急、还会发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却变得越来越平静、包容。
她仿佛领悟到了什么,常常对孩子们说:“既然发生了,就要面对。这都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
妈妈找到了一种积极的态度:“虽然全家都处于不如意的状态,但这不是永恒的。不能改变的事情就不去想它,而能改变的事情就专心去做好。”
“一天去不了学校,就保证这一天在家把日子过好。”Finn告诉我,这是他爱尔兰妈妈的信条。
于是,她变得更加耐心,每天获取作业后回家教孩子,但也不会对他们要求过于严格,她知道自己不是老师,不必追求完美。
为了避免兄妹俩在家吵架,妈妈会带他们去森林散步,远离人群,有时去爬山,有时去海湾游泳。
“虽然那一年没有上学,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珍惜每天在大自然里,有妈妈陪伴的时光,那些日子我和妹妹变得更开心和平静了,也和妈妈更亲密了。”
Finn的妈妈和两个孩子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既来之则安之,有爱和陪伴,什么困难都能全家一起挺过去。
转眼一年过去,真菌感染被控制住了,Finn和妹妹的症状也有所好转,终于可以回到学校。
Finn松了一口气,心里满是喜悦,他很期盼重返校园。
但对于10岁的妹妹来说,回校却困难得多,因为她的头顶有一块秃发区域迟迟长不出头发。
她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无法面对同学们的目光,即使能重返校园,她也依旧拒绝上学。
“早晨,妹妹常常大哭不止,就是不肯去学校。”Finn叹息道,“妈妈只能每天耐心劝导,和她谈心,妹妹不愿意去,就只能在家陪着她。大约过了两周,妹妹才肯戴上帽子去上学。”
听到这些,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家的妹妹,作为母亲的我能完全理解Finn的妈妈当时的不安与无奈。然而,这位爱尔兰妈妈却总能坚强地接受现状,耐心安抚孩子,从不逼迫她们。
当Finn提到妹妹重返校园后遭到同学嘲笑时,我心里不禁一阵刺痛。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她经历了一年在家的艰难时光,回到学校还要承受这样的挑战,留下的心理阴影可想而知!
为了保护孩子不受委屈,爱尔兰妈妈甚至去敲每一个同学家长的门。村子不大,她认识所有人,就一家家地去谈话,叮嘱他们的孩子要善待刚刚痊愈的女儿。
我听着,心里的敬佩和感动几乎要溢出来了。
“我告诉你这个故事,是想让你知道,什么都会过去。孩子遇到困难、暂时停下脚步,并不代表未来会受影响。”Finn说这番话时,正是因为我提到Sula一天没去上学,我就开始担心她的未来。
他告诉我,在家上学虽然难,但也不是世界末日。Finn在家一年后重返学校时,发现学业上比其他孩子落下了不少,但凭着自己的努力,很快就追上了。
而他的妹妹在11岁上中学时,头发终于长长了,能够遮住部分秃顶。她变得越来越漂亮,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她渐渐喜欢上了学校,心理创伤也得到了治愈。
妈妈也回归了工作,依然是一位职业女性。而后,Finn和妹妹都顺利完成学业,硕士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即便是在家上学的一年,我们的人生也没有因此走弯路,反而让家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艰难的时光并不会阻止我们的成长,而是让我们更加坚强。”
Finn的话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心里充满了激动,仿佛找到了无尽的力量。
作为一个普通妈妈,我在面对烦恼时,最治愈的,就是听那些坚强的超人妈妈们如何应对比我更大的困难。
瞬间,我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过是芝麻小事。我也可以向爱尔兰妈妈学习,坚定而专注地把每一天过好。
更加安慰的是,我不必再胡思乱想一个糟糕的未来:任何困难都不是永久的,都会过去。
“你的妈妈现在怎么样了?”我问。
“哈哈,我妈妈依然是我们家的超级英雄。”Finn笑着说,眼中满是敬佩。
“我每个月都会回爱尔兰小村看妈妈,她可是我们村的游泳高手,绝对的强者!七十岁了,每天还会从悬崖跳下去,游泳一个多小时,还非常喜欢潜水。
我和妹妹回家时,她总是要求全家一起比赛游泳。不过,谁也比不了我妈!她简直就像海豚一样,一入水就游得又深又远。”
我也笑了,脑海中浮现出那幅画面:爱尔兰宏伟壮观的悬崖和清澈的海水,还有那位坚强的爱尔兰妈妈,始终心怀宽广,无所畏惧。
因为有了这个榜样,我也可以更加坚强了。
后来我的情绪稳定了很多,找到了一份笃定。
我不着急问厌学的原因,而是陪伴着情绪化的妹妹,每天和她游戏,开敞地谈心聊天。
读者们说我真有耐心,但其实,我是听了这位爱尔兰妈妈的故事后,才真正平静下来。
我始终记得她说的:“无法改变的事情就不去想,只专注于把每一天过好,遇到困难也不会停止成长。”
Sula非常喜欢我陪伴她的亲密时光,尽管她不爱说话,但我们通过纸面上画画写字的“视觉化方法”,找到了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有了妈妈永久的稳定和无条件的陪伴,她也真的变得平静了好多!
她也通过我们的绘画游戏,终于向我倾诉了她对失去好朋友的难过,这才是她厌学的原因。
于是我们通过与好朋友家长和学校沟通,做了很多工作,让妹妹不再焦虑,开心了很多。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和妹妹Sula成了更好的朋友,这次的挑战,让我们都成长了。
如果有一天我有机会去爱尔兰的话,我很想拜访这位远近闻名的游泳能手的七十岁妈妈,并告诉她,是她的故事让我更加平静和坚强,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安潇”(ID:sukiandsula)。
安潇曾是建筑学生和摄影记者,伦敦艺术大学美术硕士,后成为英国获奖动画导演,现在是两个可爱混血娃的妈妈。公号专注于游戏式早教、项目式学习,素质教育与学术同行,分享英国育儿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