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议员好赚?薪水支付项目包山包海 大叹「怎么够啦!」
▲议员常被认为只要出席质询,和跑红白帖就能轻松获得连任、赚取高薪。(台北市议会/本报照)
地方议员的薪水常被认为「很好赚」,不仅月薪高,能拿到的助理费、额外补助又多,日前北市议员童仲彦还涉嫌浮报助理费而遭移送。不过,有议员就私下表示「很同情」,在如今什么都涨的情况下,光支付一个地方服务处的开销,每月就动辄10万以上,不禁抱怨经营很辛苦,谈到薪水纷纷都叹气表示「怎么够啦!」
根据「地方制度法」地方民代支给条例,议员每月研究费共12万,比照一级机关首长,像是议长比照市长、副议长比照副市长;另外,为民服务费每人2万,采实报实销;助理费上限24万,可请6到8人,8人以上的话,就是议员要自掏腰包聘用。
至于出席费部分,每人每日出席费1000元、交通费1000元、膳食费450元,但要有出席会议才能领。出席认定不完全以签到为主,只要有人有看到该议员出席,或是能提出证明,就可以领取。
虽然扣除掉助理费用,议员每年都有破百万的收入,但光是一个地方服务处的租金、助理人力、水电就耗去不少成本;加上平常邻里办活动送水、会勘跑行程的油钱车费、红白帖等等,每个月支出都要至少要花掉10万以上。
民进党议员王孝维表示,他的8位助理中,议会研究室有6位,2位是他自费请的,24万助理费要给8位助理分摊;而服务处的开销每月算起来就要近20万花费,「怎么够啦!」,因此自己非常节约使用。国民党议员郭昭岩也指出,她的服务处是自己的,还算是省下房租,但平常要联络地方感情、跑摊,许多超支费用最后都要自己吸收。
另外,民进党议员简舒培特别提到助理费用部分。她认为,助理应该要有加班费编列,因为助理上班没有固定时间,现在自己只能给午休时间;助理预算也很死板,从自己之前当助理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资遣费部分若议员觉得不适任,也要自己给付,虽然她会给,但有些议员不会,对于助理劳动权益不是很有保障。
▲李新因开销大将服务处收掉,他也坦言,是该思考换个方式经营选区。(图/本报照)
不过,在现今选民结构改变,网路兴起,议员是否一定要设地方服务处才能吸引选票?或能否换一套「固桩」方式?国民党李新就说,他前阵子将地方服务处收掉,除了开销大的原因外,主要是他认为,既然台北市长柯文哲靠网路打下首都,身为北市议员,也该重新思考经营地方的整体策略。
无党籍议员李庆元也表示,他利用志工、选民家里设置联络处的方法,让民众能透过支持者找到他,也不需要花费太多金钱,不失为另一种经营模式。
但是,民进党议员谢为洲则强调,他的助理9人当中,议会研究室3人、服务处仍有6人在帮忙,毕竟士林北投地区就有93个里,可能一个上午就有4个会勘,助理除了需陪同外,也需要支援其他事物。山地原住民选区的国民党议员李傅中武也指出,整个台北山地都是他的选区,地方远、范围大,如果要选民都跑到信义区的市议会办事情,根本不可能。
▲有些议员媒体曝光度高、在质询时又有许多惊人表现而容易被选民记住。(图/本报照)
除了媒体曝光度高、或以意识型态打招牌的议员外,其他人仍需维持传统方式、必须靠「在地深耕」才能获得民意信赖。在无法打破地区性的限制前,每月所要支付的开销,仍是「包山包海」,难怪许多议员直言,经营真的越来越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