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这个品牌被抹黑时

(图/新华社

时下国人对批评特别过敏但凡批评中国不是的就是抹黑,就会被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的人怼得喘不过气起来。在他们眼里,非怼不能彰其爱国热忱之纯粹、斗争精神之坚决。但他们往往不理解,但凡可被抹黑的,一定是品牌出了问题,所以表达善意睿智的诚恳,要比逞一时口舌之利的「怼」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

儿子小时候很调皮捣蛋,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偷工减料,还模仿家长给作业的签名,糊弄老师。尽管,我觉得小孩做这类坏事也挺有童趣和创意,但是为了给老师一个交代,我还是要诉诸棍棒,只有触及皮肉,才能触及灵魂。但也有几次,我误会了他,打过之后才知道不是他的错,这时儿子撅着嘴说,你冤枉了我。他期待我的赔礼道歉,平反昭雪。我说,哪有什么冤枉!因为你的牌子倒掉了,造成我这次的误判,所以你不仅要为你过去的错误付出代价,更要承担我今天误判的责任。如果你一贯表现很好,即便你做了坏事,我也不轻易相信。

反过来,你过去有不良纪录,即便这次没做坏事,我也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所以错误在你,没有加倍揍你,已经是很客气的啦。我儿子只能对我的逻辑无可奈何,旁人可能会以为我是强词夺理,但实际上我说的是正确的,当事人历史错误会影响别人对他的现实判断,如果当事人用怼来回应别人,不仅无助于修复形象,而且印象更差,就像我儿子要反驳我,他的皮肉更要受苦。但反过来,如能表现出足够的善意,取信于人,则能走出历史的阴影。后来我儿子懂事了,他修复了自己的品牌,我也没有理由再扁他了。

上次,我带学生伦敦学院,他们的老师给我们讲「品牌建设」,他说,中国商品的品牌不行,主要是平时不注意广告宣传,以致国际上对中国品牌了解不多;另一个则是有人在抹黑中国产品,把明明不错的中国产品说得不好。

对于前者,中国要做好广告宣传工作,对于后者则要怼回去。轮到我做点评了,我说,如果中国品质量很好,谁要想抹黑也不会成功,就好像谁也不会抹黑澳大利亚纽西兰牛奶一样,但他们会抹黑中国的牛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确实有过牛奶品质不良的历史纪录。尽管中国出口的牛奶不仅不差,甚至与国际名牌有得一拚,但人家仍然信不过我们,这就给抹黑留下了空间

解决问题的出路不是指责别人的抹黑,而是提高产品的质量重构人家对中国产品的信心。即便少数人用心不良,指鹿为马,只要大多数人相信我们,少数的用心不良就会失去市场。甚至即便明知他们的动机不那么阳光,也不着急怼回去,只要「推赤心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人家信你不信他,他要罔顾事实地抹黑,只会倒掉他自己的牌子,为了继续做生意,他只能放弃抹黑。我讲完了,伦敦商学院的教授走上台来与我拥抱,对我的观点大加赞赏。

我们这代人在斗争哲学长大,对可能的抹黑有着天然的警惕,而且非常善于把人家怼回去,却不太理解没有问题的品牌抹不黑,可以被抹黑的,一定是品牌有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出路不仅是修复现在的品牌,更是要有足够的耐心,积累良好的品牌纪录,瓜熟蒂落,届时有人想抹黑也不可能成功。但如果只是一味得意在「怼回去」当中,而不是修复和积累人家对你的信心,那就怼得越成功,品牌反而就越糟糕。不信,请想一下你对周围那些做得很差而又振振有词的人的感觉吧。这个评价个人规则,也适用于国家。

即便在特定情况下,非得回答人家的不敬,选择轻松幽默的化解,也比义正词严的反驳效果更好。有位我非常尊敬的领导人美国大学的讲演时,遭遇鞋子的袭击,他字正腔圆地说,这种卑鄙的伎俩阻挡不住历史潮流的滚滚向前,台下掌声雷动。小布希也遭遇同样的尴尬,他说,我穿39码,请给我扔两只,抗议者忍住不笑已属不易,更不用说,再扔出第2只鞋了。显然,我们领导人怼回去的睿智固然高明,但相较于小布希的幽默化解,则不能不说稍逊幽默一筹了。(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