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尊重丛林 讲述拍片计划得默许《亚马逊》虚实交织殖民血泪

尚贝吉福特戴帽者)饰演罹病的德国学家,跟着原住民寻找神秘植物

布里欧戴维斯(左)饰演美国植物学家,与年迈巫师再度一同深入雨林

入围201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梦游亚马逊》,是30年来第1部在亚马逊丛林拍摄的叙事影片外界以为以大自然为背景电影不用道具搭景,难度较低,没想到完全相反,哥伦比亚导演希罗盖拉(Ciro Guerra)透露:「我们拍片前要先获『丛林』同意,及学会尊重环境,如果你抵触她,她马上就会反噬你。」

沿河寻治病植物

「我特别请教当地巫师,某天晚上一个人在丛林叙述了我的拍片计划。」他不得不承认一切非常神奇,拍片、筹备、拍摄3年半过程中,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受伤、生病,见到许多稀有动植物也没被攻击或咬伤,「就连天气也非常好,我觉得丛林默默地允许并协助我们拍这部片。」

盖拉以美国生物植物学家理查舒尔兹,及德国民族研究学家西奥多科赫戈伯格日志为灵感,故事叙述德国科学家在丛林中怪病,他向原住民巫医求助,顺着河流找寻能治病的神秘植物「yakruna」;40年后一位美国植物学家也踏入这片丛林,因失眠问题,请求年迈巫医带他寻找当年德国科学家记载的神秘植物。电影魔幻与写实交织,随着深入雨林,殖民血泪史也一一浮现。

电影以黑白色呈现原本应该是青葱郁郁的亚马逊丛林,盖拉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无法完全呈现丛林样貌,「他们至少有50个单字形容绿色』,我认为黑白色才能让观众有更多想像空间。」他发现亚马逊原住民的思维西方民众相差甚远,像是当地巫师认为「时间」并非线性,而是同时且多样性地发展,「在这里西方世界逻辑根本行不通!」

35厘米底片拍摄

为了克服当地潮湿环境对数位摄影机造成的威胁,他以35厘米底片拍摄而成,「数位摄影机可以同一个景拍好几次,我们只能拍2次,因此拍摄工作才没有任何延迟。」他们每3天就要将底片空运阿根廷工作室,直到工作室回复「一切OK」,他才能稍稍松一口气。电影29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