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发现吴哥文明衰落新线索

参考消息网近日报道 美媒称,经过对吴哥窟的围墙进行发掘,科学家发现了吴哥文明衰落新线索

据美国《对话杂志网站6月3日报道,柬埔寨著名的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古迹之一,每年有200多万名游客前往参观

在柬埔寨暹粒省拍摄的吴哥寺主体建筑(新华社

报道称,多年来,历史学家们一直认为吴哥文明的毁灭发生在1431年,当时吴哥王朝的首都被泰国大城王朝洗劫一空,然后遭到废弃。

有关吴哥王朝的这座都城被废弃的想法也在十九世纪对吴哥文明的殖民解释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一解释认为吴哥文明已经被柬埔寨人忘却,任其在丛林中销蚀

许多游客仍然是带着一种过时的浪漫观念来到吴哥窟的,认为它只是神秘丛林中的一片荒凉废墟

但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反对这种解释,考古证据也正在进一步揭示吴哥文明衰落的过程。这个过程似乎比之前想象的要漫长和复杂得多,也许用“变化”这一词汇来描述吴哥文明的衰落比“毁灭”这一词汇更为贴切。

报道称,通过研究与这座寺庙有关的事件,考古学家能够看到在吴哥发生的一些更广泛区域变化的缩影

吴哥文明发生了什么?

研究人员认为,吴哥文明是从公元802年开始建立的。它的心脏地带和都城位于柬埔寨西北部的洞里萨湖畔。

在一个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时期,吴哥王朝得以建立和发展。当十二世纪初吴哥窟开始兴建之时,吴哥文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但是到十三世纪末,发生了许多变化。宗教上的转变破坏了原有的权力结构。与此同时,与中国的海上贸易正在增加。都城进一步南移,靠近现代首都金边,使统治者得以利用这些经济机会。

另外,古气候研究也强调了当时正在发生的地区性环境变化。一系列持续数十年的旱灾,加上季风肆虐,扰乱了吴哥旨在获取和分配雨水的水资源管理网络

对环绕大吴哥城护城河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这座都城的精英阶层早在十四世纪就已经开始陆续离开,比这座都城遭泰国大城王朝洗劫早了将近100年。

对吴哥窟围墙的发掘

在柬埔寨暹粒省的吴哥寺,游客从最高层祭台上的木制楼梯向上攀爬。(新华社)

考古学家于2010年开始对吴哥窟的围墙进行发掘。据报道,对该地区进行的三维激光扫描显示,吴哥窟和附近的许多寺庙围墙内都环绕着一个土堆网格系统

考古学家对这些网格系统进行了3个季度的挖掘,发现了陶器壁炉和被烧焦的食物残渣、可能是地面或道路一部分的柱孔平躺石头等。

报道称,现在还不清楚是什么人住在这些网格系统中,因为考古人员还没有发现能提供居民职业线索的文物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收集到了燃烧过的有机物残渣,主要是木炭碎片,它们与不同的土层或特征的壁炉相关。

利用放射性碳定年法,他们确定了16块木炭的年代,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了一个更精细的年表,能体现人们何时使用寺庙围墙附近的这块土地,从而提供了一个关于人类在吴哥窟活动的更细致入微的认识。

放射性碳日期讲述不同的故事

报道称,数据表明,吴哥窟周围地区在十一世纪就有人居住,也就是在这座寺庙于十二世纪初开始修建之前。

接下来,吴哥窟围墙内的地貌,包括其由土堆和池塘构成的网格系统出现了,人们随后便在这个网格系统中居住。

然后,在放射性碳日期中出现了一个空隙,或者说空白。很难将这个空白在日历年中确定下来。

但考古学家认为它很可能是在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至十四世纪末或十五世纪初。这一空白与吴哥发生的许多变化相吻合

据报道,根据发掘,在这一时期,这一网格系统似乎已经被废弃或被改变了用途

但吴哥窟本身从未被废弃。吴哥窟周围地区在十四世纪末或十五世纪初似乎得到重新利用,直到十七世纪十八世纪

在柬埔寨暹粒附近拍摄的吴哥窟崩密列古迹(新华社)

此前人们认为,吴哥在这一时期遭到了大城王朝的洗劫,后被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