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产物险 市场小难问世

山友入住山屋后,隔天多半轻装攻顶睡袋、大背包留置在山屋,容易成为窃贼目标。(山友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高档登山装备动辄上万元,一旦遭窃,山友只能认赔,有人希望能够购买像旅游不便险、汽机车失窃险等保险,在装备遭窃后多少弥补损失。但保险业人士坦言,保险商品的诞生通常来自庞大的市场及低理赔率登山运动目前仍属小众市场,善于精算的保险公司要推出「登山产物险」机会恐怕不高。

2016年起各县市政府相继将登山险纳入登山自治条例规范,强制投保,但目前各家产险公司推出的登山险仅针对登山客的死亡、医疗、紧急救援费用提供理赔,个人物品遭窃并不在保障之列。

市场上常见、能理赔物品遭窃损失的保险,有旅游不便险、汽机车失窃险等,但都不是每家保险公司都敢推出。旅游不便险保费数百元,行李失窃后产险公司顶多理赔单件物品数千至万元不等。至于汽机车失窃险更是以「残值」为考量,失窃率太高的车种还没得保,1年保费5000多元,1年后理赔金也只剩下75%车价,还要扣除10%自付额,划不划算见解不同。

登山用品店长林佳贤表示,好的登山配件要价不菲,例如轻量帐篷要价3至5万元,保暖系数高的鹅绒睡袋约1至2万元,知名品牌雨衣或特殊材质防水外套也动辄上万,万一遭窃真的会「搥心肝」。

熟悉保险市场洪姓保险经理认为,登山配件价格比不上汽机车。以标的物来看,动产风险绝对比不动产高,「风险越高、保费也越高」,会买高单价登山用品的登山客也绝对不会只爬一次,难道每次爬山都要为了昂贵的睡袋、帐篷等装备付出相对要价不低的保险费

再者,在无法有效抑制高山窃案状况下,精明的保险公司势必也不愿承担风险,登山客想催生的「登山产物险」,短期间恐怕仍难以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