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月亮是「双胞」 同位素「钛」岩石泄身世

月球总是用同一面绕着地球转。(图/翻摄自NASA官网,下同)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月球背面有什么?这一直都是人类最想解答的问题,因为它以一个近乎圆形轨道绕着地球,而这两星球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推定。科学家先前都认为,月球是地球与一颗如火星大小的星球碰撞后所分裂出来的物质,但科学家却从月上发现与地球相同的钛含量,似乎更间接证明「月球是地球所生」。

自早期的天文学开始,月球的「体质」就跟太阳系里的其他天体很不同,而它形成的理论就有三种:捕获说、分裂说、碰撞说。一开始的分裂说无法成立的原因是,科学家发现月球缺乏铁、镍或是地球地幔中的成分。因此才出现了另一个「分裂说」,科学家开始认为月球是地球「甩」出去的物质,但月球上并非拥有地球上的水,所以可能性不大。

至于推定的第三种,大碰撞说(Giant impact hypothesis),则是地球被一颗如火星大小的忒伊亚(Theia)天体碰撞后,因为高温而熔解出来的碎片,这些碎片经过长时间的聚合后就形成了月球。不过,在这理论下,月球上应该各含有忒伊亚物质50%、地球物质50%,但经过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发现,月球岩石却拥有与地球相近的同位素「钛」,未含有另一个天体的物质。

另外,若用此理论比对同为类地行星的「金星」,它也受过类似「大碰撞」的撞击,但却没形成一颗如同月球的卫星,所以月球的成因让人猜不透。最有可能的是,地球受到猛烈撞击,产生熔融及一股比地球还大500倍的蒸气,才有办法把忒伊亚的物质逸散至太空,而这时候的不易熔融或保持固态的钛才有办法又生成月球,如此一来才有办法解释地、月为「同卵双胞胎」的可能。

只能说月球的起源至今还是无法解开,探月计划从美国NASA手中结束后,虽然还留下许多谜底未揭开,接下来的希望则是由大陆由将在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接手探月任务,而且直接要到月球背面、南极一探究竟,期望届时这些问题都不再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