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晶片產業發展對策的思考

晶片产业示意图。欧新社

台积电(2330)风光的在日本熊本登陆,前行政院长陈冲老师写了「台积是黑船2.0翻转日本失落三十年?」来评论。上网Google之后发现,竟然有超过一万多篇相关文章,大都是媒体引述或转载。

把陈老师的这篇文章读了几次,心生三个好奇。

一、日本人把台积电到熊本比喻成如同黑船来袭,像是日本进入下一个时代的开端。这么重大的事件,陈老师说《经济学人》杂志只用不到一页的篇幅来报导,而且只简述日本政府补助、行政支援、股东协力,似未展现世界级媒体的高度,也失去从地缘经济及地缘政治立场观察,可能会有的重大影响。

二、文中指出,去年ASML案件,西方国家运用1996年的瓦圣纳协议(Wassenaar Arrangement),阻止荷兰厂商输出DUV光刻机至中国大陆(2019年已限制较低阶的EUV),有效打击大陆高阶晶片的发展。这样的经验,台湾该如何思考和运用?

三、日本在2003年发布半导体产业战略,欧盟更早在2021年即有Digital Compass,台湾是否更应有一前瞻的Roadmap?

于是拜访了陈老师,请教以上的好奇,他也一一说明,让我了解那篇文章背后更细节的思考。晶片产业太复杂,涉及科技、经济和国际政治议题,经济学人点到为止用小篇幅来处理,可能是基于慎重。而瓦圣纳协议的背后,则展现美国在面对国际政经竞合时的因应技巧和策略。他引用日本和欧盟经验,其实也想提醒台湾该有相关的战略性倡议。

和陈老师聊过之后,我更好奇台湾社会对于台积电的关注为什么大都在股价?这议题甚至关系台湾未来的国安和经济,是不是该有人来倡议政府与民间思考整体战略?比如提出「台湾晶片产业政经战略白皮书」。

像以下这三本书所讨论的,其实都是从政经和人文历史的角度来思考晶片产业:

《晶片战争》:作者克里斯米勒从历史与地缘政治的角度探讨半导体的新赛局和台湾挑战。这本书指出,晶片是70年前还不存在的产业,却决定今日世界的样貌。晶片是21世纪的新石油,也是现代世界最依赖的稀缺资源,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霸权也是因为掌握了晶片产业。

《万物蓝图》:有人把台积电比喻成晶片产业的印刷厂,这本书谈的主角安谋公司(ARM),从1990年创立到今天,安谋提供的设计全球约有1,300万名软体工程师撰写ARM架构的程式,2023年在美国挂牌上市,成为当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市值达545亿美元。

安谋曾经在1990年代帮助诺基亚打败摩托罗拉,引领手机革命。2020年,半导体巨头辉达(NVIDIA)想以400亿美元收购安谋,最后破局,这本书里也谈了其中的来龙和去脉。

《晶片对决》:半导体产业一直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护国神山」,这本书却说这个产业不被政府重视。并且举证说,政府的科专计划避谈半导体、产业奖励措施相对生技新药更是望尘莫及。而全球半导体产业却陆续发生重大事件,促使半导体产业产生河川改道式的激烈转折。

日本对南韩贸易战以半导体和面板制程所需关键化学材料为武器、美国防堵中国大陆半导体科技和产业发展、美国、日本和欧洲祭出重大奖励措施重振先进半导体制造,印度也积极加入半导体产业发展行列。这些情势都严重冲击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和全球竞争地位,但是台湾的对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