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测-发展直播电商的挑战与对策

两岸知名的直播主刘畊宏成功创造内容,借着在直播中教健身,获得观众信任,并缔造不少声量,进而达成销售产品的目标。图/摘自抖音

直播电商快速发展,在2023年,大陆约有20%的电商销售来自直播,如UNIQLO、Nike、爱马仕、路易威登等国际大品牌也都加入直播销售。东南亚市场之虾皮购物(Shopee)、TikTok也大力推广直播,提供补贴、教育、流量支持。例如,今年3月,新加坡Shoppe就提供50%折扣给直播的购物者,促使直播销售额比去年成长了数倍。

台湾许多企业对直播销售跃跃欲试,在大举投注资源进入市场前,本文建议业者须先认清直播电商的本质,方能抓住要领。淘宝在2018年开始发展直播电商,抖音、快手等平台随后加入,共同促成大陆为全球最大的市场。然而,欧美、台湾的直播销售因电商生态的差异,发展则慢了许多。要突破大环境的限制,就要解决以下的问题。

挑战一,「去哪个平台卖?」:根据Statista等公司的统计,全球主要直播销售平台是淘宝、Facebook、Instagram、抖音、快手、Youtube。可分为电商类的淘宝;社交类的Facebook、Instagram;以及影音类的抖音、Youtube。这些平台都不是专为了直播销售而创造的,都是利用现有流量去转化为直播销售。在淘宝,本来就有大量的购物人群,直播销售可说是传统网页销售的补充,让消费者有多一种选择;在Facebook,本来就有大量社交与娱乐用户,商家则利用人潮,开直播销售,让消费者可以边社交边购物。购物网的流量较小,但用户购物动机强烈;社交与媒体类之流量较大但用户较缺乏购物动机,且大多没有购物车与金、物流系统,销售流程较不流畅。上述两大类平台使用者购物旅程有巨大差别,必须有对应的产品与销售模式。

挑战二,「谁来卖?」:从两岸知名的直播卖家如李佳琦、章小蕙、小杨哥、董宇辉、刘畊宏、天后板妹等来分析,不难看出,直播销售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能创造「内容」的主播。他们可能是对产品有高度专业,或是会搞笑、会运动、有品牌鉴赏能力等,因而能够吸引目光,并取得观众信任,进而销售产品。本文并非认为要超级明星才能销售,而是强调直播销售仍须回归到行销的本质:「了解消费者,并透过媒体去影响他们」。

若以图片、文案、影片的传统方式,都无法创作出能打动消费者的内容,改采用直播,也很难有突破的效果。换句话说,直播电商最可贵的就是行销力与创作者,商家必须提供有娱乐性、教育性、产品解说与展示、互动性、能出奇不意、能产生共鸣,而非推销的直播内容。成功的直播平台多是以C2C模式运作,正因为有各类型主播,而百家争鸣,构筑了有魅力的直播生态,吸引观众。许多超级卖家都是与网红经纪公司,也就是MCN合作,取得产品资源,并共同研发内容,非常专业。

挑战三,「卖甚么产品?」:如果卖很多卖家都卖,且相互杀价竞争的产品,或是消费者已很了解的产品,他们为何要花时间去看直播?直接购买即可。直播销售特色就是每次开播都是只针对某项商品,进行短时间的超低价特卖。播完后,未必有持续销售,因而能吸引观看并促成冲动消费。因此,具有差异性、复杂性,需要解说与展示才能让消费者更了解的产品,较适合直播。

台湾发展直播电商的潜力大,值得投入。目前直播多依赖Facebook,电商平台须创造能有机生长出多元直播销售内容之生态圈,才能吸引消费者。对产品供应商与卖家而言,行销人才欠缺,以及产品独特性、故事性不足是需克服的问题,必须投入更多资源。对政府而言,直播销售的研发、教育与基础设施建立是最重要的,直播能带动跨境电商,产品与服务贸易,连旅游、软体等产品也都可销售,对经济发展有大助益。如亚马逊、阿里巴巴对大专人才的培育,或是广西发展东南亚网红基地,培育留学生为直播主,反销售回国的策略都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