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阳孜书法 胸怀大字

董阳孜的巨幅书艺作品挑战观赏者书法的想像与观感。(北美馆提供/李怡芸台北传真)

「台北车站题字或「云门舞集」、「金石书店」的识别字体,乃至桃园机场海关出境」及「入境字样,都出于书法艺术家董阳孜之手,尽管她笑称还活着不应该办回顾展,仍同意了「阶段性回顾展」的策画展出,近日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的《董阳孜:行墨》展,除了极具代表性的大尺幅书艺作品,她早年留美时期的油画创作亦首次在台展出。

创作迄今50年,此次展出作品多达94组件,可由不同阶段看出她创作的发展历程风格突破。北美馆馆长林平强调此次《董阳孜:行墨》展现了「现代书法」的发展,也吻合北美馆对台湾艺术史建构任务,本次策展整理董阳孜的创作历程,也是现代书法与多元文化在台发展的多重梳理。林平也分享指出,欣赏董阳孜的作品,有如听音乐旋律般感受抑扬顿挫与和呜。

策展人张芳薇也分享:「巨大书写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与观众观赏均产生与传统书法截然不同的挑战。艺术家的书写由书案式创作转为环境里的空间运动,作品的大面积对观众形成环境式观赏,改变了传统上作品与观众的关系。」建议看董阳孜的大幅作品,必须要现场感受与画册荧幕影像不同的震感。

董阳孜出生于上海,10岁来台,求学期间曾向张谷年、丁念先台静农、张隆延傅申书画家请益,后又赴麻州大学艺术系深造,主修油画、副修陶艺,1977年返台定居后正式投入书艺创作。在60至70年代,董阳孜的书艺创作从古代碑帖入手,而又融入西方视觉艺术构图,开创「文字艺术」新貌

90年代董阳孜已发展出行草并用,树立起书画合一意趣的独特风格,她于1993年创作的《九歌》,横宽逾14公尺,1998年由北美馆典藏,此次是20年来的首度公开呈现;近15年来董阳孜又挑战大尺幅创作,此次展览中15件巨幅书写,挑战民众对书法的观展体验

近年董阳孜多次跨界时尚设计戏剧、流行文化合作,她表示书法的线条之美永远不退流行,不应只是放入故宫古老艺术,而是和当代生活结合,对她而言,一直是以当代艺术家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