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百亿险资基金落地,VC/PE期盼险资宜谨慎乐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启 北京报道
体量大、周期长、来源稳定的险资是一级市场一直以来期盼的耐心资本。今年以来,多只百亿级别私募基金落地,给股权投资行业带来了源头活水,也在“募资难”环境下给了行业一针强心剂。
11月,合肥申圆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中保投资共同出资额高达200亿元;10月,深圳市引导基金公司与太平保险集团以市场化方式合作共设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太平保险基金”),总规模不超过100.02亿元。8月份,平安人寿与深圳市政府合作设立“平安创赢—深圳市平安重大项目投资基金”,基金规模100亿元,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投资公司长江壹号项目落地,该基金总规模100.04亿元。7月,人保资本宣布联合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险,成功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人保现代化产业投资基金;5月,国寿集团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0亿元的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更早前的1月,新华保险宣布与中金资本共同设立规模为100亿元基金。
保险公司纷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背后离不开监管层在鼓励和引导险资开展股权投资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
今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些年来,金融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保险资金监管政策,先后印发了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等五份监管政策文件,全面破除阻碍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由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实际控制的股权投资基金,取消了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募集规模的限制,支持保险机构加强与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拓宽创业企业长期资金的来源。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在监管政策层面上是畅通的。
为进一步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作用,更好支持创业投资,金融监管总局于2023年9月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明确了科技保险适用财产险风险因子计量的最低标准,推动释放更多保险资金进入到科技创新领域。
险资长期股权投资比例不升反降
但在险资一片火热进入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背后,险资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整体规模和比例反而有所下降。
近日,投中信息CEO杨晓磊指出,“保险机构对于私募股权投资产品的配置比例略微降低”。这与期盼险资疯狂涌入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市场情绪产生了差异。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账面余额32万亿元,其中在长期股权投资的配置为2.43万亿元,相比起2023年第三季度的2.44万亿元略有减少。其中,人身险体量规模大、债务久期长与长期股权投资的特性更为匹配,是险资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主力。2024年第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的配置比例为7.92%,这一数字也明显低于2023年第三季度的9.40%。人身险公司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比例在2022年之前一直在稳定提高,2022年第四季度达到10.27%的最高点,之后呈逐渐缓慢下降趋势。
对此,珩昱资本合伙人曹龙分析:“其实,流入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险资净值一定是在不断增加的,之所以在数据上呈现出略微下降,主要原因是过去一段时间一级市场项目估值普遍出现大幅的下调,导致险资持有的股权类资产账面数据有一定的缩水,同时险资运用余额的整体盘子的在不断增大的,这也导致比例上会有所下降。”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保险业在股权投资额配置增速落后于资金运用余额的增速。“从保险公司角度来看,在权益类资产中相比起股票和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收益和风险性其实差别并没有特别大,反而是流动性上有明显的劣势,所以从保险公司角度也并没有特别大的动力去大幅增加这上面的配置比例。其实,险资参与到股权投资很多时候是综合其他额外需求来做的考虑,比如说一些战略协同。”曹龙表示。
因此,对于股权投资的配置比例不会太大的变化,大概率会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对比欧美保险企业,在股权投资的资金配置也只有5%左右。比如全美最大的寿险集团大都会人寿(MetLife),截至2023年底其一般账户的4230亿美元投资资产中,股权投资也仅占4%。
稳定、持续才是险资参与股权投资市场的常态
当然,随着市场情况的供给变化,保险公司也会对VC/PE的资金配置比例有所微调。曹龙补充说:“险资不仅对管理人过往业绩、管理规模等各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VC/PE的管理人有12000多家,但是真正能和险资匹配的可能只有前1%。另外在基金规模起码要15亿起步险资才值得看,但现在市场的募资情况,比如说哪怕一只100亿元的基金险资愿意出50亿元,另外50亿元GP都凑不来。一级市场的市场整体的萎缩,符合险资要求的产品大幅减少,自然也会适当放慢节奏。”
这是险资的资金属性决定的。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收入,在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负债。保险资金进行股权投资首要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负债端的收益需求和偿付需要。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时重点围绕预期收益率、风险、当期收益率等指标,在规模、收益、风险、期限之间作出平衡与取舍,最终满足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规模大、风险低、期限长的总体配置偏好。因此保险公司偏好“投大”,即投大项目,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需要有一定的绝对投资规模,才能对整体的收益起到稳定作用。
过去每次保险资金政策松动,鼓励保险资金入市,总会引起不少中小VC/PE机构的欢呼雀跃,但能够获得险资青睐的机构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国资背景机构受市场影响较小,反而成为险资在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选择。
总体来看,过去10年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都在保持10%的年增长率,只要能够对VC/PE行业的资金配置比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每年也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资金增量。也正是险资对市场短期波动较高的容忍度,使得其具备“耐心资本”的天然特性。但同时,稳定、持续的投入,才是险资参与到股权投资市场的常态。
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市场上绝大多数VC/PE来说,期盼险资更应该谨慎地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