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第三艘陆产航母为「常规动力舰」搭载歼-15

中国建造的首艘航母「001A」型。(图/翻摄自辽宁号指挥长微博)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俄媒指称,中国计划再造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等到拥有两艘之后便可逐渐积累使用经验。新的航母将以歼-15作为舰载机构成中国的第一代航母,第二代则是核子动力航母。出现第二代航母之前,中国或将能够批量生产去年开始试飞的歼-31,如果歼-31上舰将会大量生产用以和美军的F-35抗衡

此前外界谣传中国可能直接打造核动力航母,俄媒却直言不太可能,理由在于不久之前大陆才刚立项研制舰用反应堆,即刻动工将无合适的反应堆(反应炉)可用,优先打造常规动力航母积累航母建造的充沛经验,等到舰用航母反应堆的技术也已成熟或许才是迈向核动力航母的最佳时机。

根据《凤凰网》报导指称,中国航母的建造计划应是根据「辽宁号」的结构,首先建个1至2艘常规动力航母,并且借鉴前苏联「瓦良格号」的技术和经验,促使中方真正参与航母建造的整个过程吨位和布局可能与「辽宁号」十分类似,肯定采用滑跃式起飞方式,上述设计与中国自行研发的第一代舰载机有关。

▼歼-15在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降成功。(图/取自新华网,下同)

现有消息显示,「辽宁号」入役前后中国自行打造国产航母的工程可能已经展开,工作周期大约36个月,随后试航12个月,大约于2016年前将交付第一艘,第二艘随后也会在12个月内完成交付;大概2017年前,中国可能组建三支常规动力航母舰队,届时将由「辽宁号」和「徐霞客号」培训的数千名舰员与上百名舰载机飞行员,联合操控三艘航母以及舰载机,提升中国海军远洋制空的整体战力。同一时间或许更早,中国的舰用核反应堆也会建造完工,陆产核动力航母将进入施工阶段,核动力航母的排水量将高于常规动力航母,并且使用平直甲板电磁弹射器,主力舰载机将是量产化的歼-31与运-7舰载预警机

分析指称,核反应堆能提供足够的电力,大容量储能装置可提供充沛能量,两者结合将对陆产电磁弹射系统提供大量瞬间电量,促使中国第一代核动力航母电磁弹射任何舰载机的能力,建造数量应该不会低于3艘。不过具体数量还须根据使用过程发现的问题多寡,以及中国海军迈向远洋的进程充当评估标准。

根据了解,歼-15具备在俯仰、升沉、狭小、运动的甲板上起降的能力,在大气扰流环境下能以美秒60公尺左右的相对速度,采取固定姿态精准降落在飞行甲板,目前采用WS-10陆产发动机,能够根据载弹量的不同作战半径可以达到1000公里左右,不论是在火控雷达制导导弹方面均有大幅进步。不过这款飞机只能装备在最多三艘陆产常规动力航母,建造数量不会很多大概100架左右。

▼辽宁号航母甲板上的歼-15。

至于歼-31方面,有消息指称或将在2020年前问世,时间点也和中国第一代核动力航母的服役时间相接近。由于中国核动力航母的舰载机数较多体积较小,总搭载量可能高于常规动力航母,加上不只用于舰载机使用,可能还需陆基型和空军型,因此歼-31的制造数量可能很多。再者,歼-31可能采用更加先进的发动机,并且装备相控阵雷达和内置式先进的陆产远距空对空导弹,无疑成为解放军海空战线的有力靠山

中国首艘航母试验试航总指挥张永义透露,辽宁号今年可能进行远海试验,「这是美艘航母的必经过程。」由此可知中大陆首艘航母编队已经搭配完毕,将于晚些时候搭载特定规模的舰载机走出第一岛链执行远海训练任务。同一时间,解放军也正积极培训航母舰员和舰载机飞行员,力求达到重装人力兼备的强军目标。

分析指称,大约2022年前后,中国将建成至少6支航母编队,如果中国在2017年前后拥有三支常规动力航母编队,基本上已经具备自第二岛链内外到南太平洋附近以至印度洋北部的控制能力,等到2022年期间拥有三支核动力航母,将能拥有从东太平洋到整个南太平洋再到整个印度洋以至大西洋的作战能力,正式迈出远洋海军的步伐。

▼中国航母辽宁号。(图/路透社)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路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