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潛血濃度精準預測大腸癌風險 北醫大研究登國際

癌症筛检示意图。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台北医学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粪便潜血浓度可精准预测大肠癌发生及死亡风险,浓度越高者应缩短大肠镜检查间隔,浓度较低者则可考虑延长,为精准大肠癌筛检提供新方向。

这项研究是由北医大口腔医学院副院长陈立升及教授严明芳率领团队进行,今年5月发表于国际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卷」(JAMAOncology)。

根据卫生福利部资料,大肠癌高居民国112年十大癌症死因第3名,威胁民众健康;国内并以公费提供50至74岁民众每2年1次粪便潜血筛检。

北医大研究团队长期追踪国内逾350万名50至74岁民众,并透过大数据分析,确定不同粪便潜血浓度对大肠癌风险的影响。

陈立升表示,过去粪便潜血以特定浓度为切点(如大于20ug/g以上),视为罹癌高危险群,若接受进一步大肠镜检查,约会有一半比例有息肉,1/5会有进展性息肉,1/20的机会有大肠癌。每2年1次粪便潜血免疫法筛检,已证实可有效降低晚期大肠癌发生风险达29%,降低大肠癌死亡风险效益达35%。

不过研究团队发现,粪便潜血浓度还可做更好的应用,低风险族群可延长筛检间隔时间、减少大肠镜检查次数,避免伪阳性、出血或穿孔等潜在不良反应;对于高风险族群,则可更精准建议增加筛检频率,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成效。

团队分析,若要达到与2年1次粪便潜血免疫法有相同的筛检效益,个人化粪便潜血浓度筛检策略,可有效减少49%的粪便免疫化学法检测以及28%的大肠镜检查次数,有助减少不必要检查次数及风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也确保高风险族群能更及时获得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陈立升透过新闻稿指出,医师可根据粪便潜血浓度判断是否需调整筛检间隔时间,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每年1次或每2年1次,让大肠癌筛检个人化,为未来大肠癌精准医疗提供可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