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人的集体记忆...七娘妈生 我「马」来做十六岁!

▲「七娘妈生,做16岁」是传统府城家庭社会集体记忆,也是南市登录之市定民俗。(图/记者林悦摄)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七娘妈生,做16岁」是传统府城家庭与社会的集体记忆,也是台南市登录之市定民俗,28日适逢农历七夕,为保存推广此一具文化传承与地方特色风俗,彰显传统生命礼俗的社会意义文资处今年循例邀请林姓示范家庭进行在家做16岁仪式,以传统古礼酬谢祭拜七娘妈,呈现早期府城做16岁传统礼俗。

文资处也再与台湾濮堂施姓大宗祠及家扶基金会合作举办「宗祠做16岁」活动,邀请生肖属「马」的届龄莘莘学子,一同来体验成年的雀跃。

传说七娘妈为保护幼儿神明,幼儿在16岁之前要受其保护,因此若家中孩子届满16岁时,便于农历7月7日,即七娘妈生日这一天于家中门口摆设粿品、胭脂水粉与七娘妈亭等祭品,举办酬谢祭拜科仪,感谢七娘妈保护小孩平安长大

同时,外祖母也会准备给外孙的成年礼物,以木盒装盛,由鼓吹队伍引导一路扛到青少年家里,以表达对外孙长大成人祝贺,祭拜礼过后举行「出鸟母宫」(即由父母擎起七娘妈亭让子女俯身穿越)仪式,象征青少年已成长且能独当一面,最后将七娘妈亭火化为七娘妈增添楼亭,并分赠粿品红龟给亲朋好友与左邻右舍分享喜悦。

为推广此一意义深远的传统民俗,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自101年起,每年举办做16岁相关示范活动,迄今已迈入第6年。文资处表示,近年传统民俗重获重视,除示范家庭外,也有不少市民家庭承袭做16岁之古礼,在家为子女庆贺成年,在传统礼俗文化逐渐式微的现代社会中,透过长辈关怀祝福,使孩子在七夕这一日留下难忘的成长纪录,分享生命成长的喜悦,也让子女体认到自己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应尽的责任,潜移默化良善的在地风俗,更使本市传统文化能继续于现代生活中维持,延续可贵的无形文化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