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马家窑遗址进入第二期正式考古发掘

影音新闻来源/新华社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负责的马家窑遗址田野考古第二期发掘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记者8月11日在挖掘现场看到,探方剖面上可以清晰分辨出现代耕种层、近代平田整地堆积层历史时期文化层、早期文化层的土质划分痕迹。目前,考古人员已经清理出一批疑似马家窑时期的灰坑柱洞遗迹,并收集了大量陶片石器骨骼等各类遗物基本可以判断为古人的生活区

发掘现场位于两处不同的台地,共开挖探方20个,揭露面积500平方米。现均已完成晚期堆积的清理,进入到早期文化层。

据介绍,马家窑遗址的发掘工作是西北地方史前考古与洮河流域史前文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考古发掘续接2014年9月份的一期发掘工作。考古工作结束后,发掘现场将铺垫一层沙子,再用土填埋,恢复农业耕种。

马家窑文化产生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上世纪20年代,由瑞典学者安特生最早发现于黄河上游的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临洮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90%以上属于史前文明。有专家认为,以临洮为核心的洮河流域是整个西北地方史前文明的中心地带

新华社照片,临洮(甘肃),2015年8月11日这是在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一个完整的马家窑时期陶罐(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