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群聚感染疑上同间厕所 医曝:马桶1动作炸出病毒微粒

医师黄轩指出,病毒多数存在粪便里头,民众在冲马桶时,强烈的水流会将含有病毒的气溶胶颗粒,从粪池散播到马桶附近的空间。(示意图/Shutterstock提供)

高雄市20日新增确诊个案餐厅群聚,两桌确诊者互不认识,在同家餐厅但不同包厢用餐,因此研判传染源头可能是与确诊者使用「同间厕所」;重症专科医师黄轩指出,病毒多数存在粪便里头,民众在冲马桶时,强烈的水流会将含有病毒的气溶胶颗粒,从粪池中散播到马桶附近的空间,因此下1位使用者就有感染风险

黄轩在脸书粉丝专页发文表示,病毒会在感染者的粪便里,去年7月国际期刊肠胃学Gastroenterology」1项研究指出,所有COVID-19的患者,合并有胃肠道症状比率为17.6%,而在粪便中找到病毒机率为48.1%,不过最恐怖的是,「在这些样本中,竟有70.3%的粪便样本阳性,但这些COVID19 患者的呼吸道样本采检是阴性的」。

医师黄轩指出,病毒多数存在粪便里头,民众在冲马桶时,强烈的水流会将含有病毒的气溶胶颗粒,从粪池中散播到马桶附近的空间。(图/翻摄自黄轩脸书)

此外,黄宣表示,在冲水马桶时,马桶内产生速度高达5 m / s强烈的湍流会将含有病毒的气溶胶颗粒从粪池中排出到马桶附近的空间,尤其是公共厕所空间,相对狭窄、人流密集通风不足,「这些粪池喷出来的颗料,在冲水后,约40至60%会马上喷出超过马桶盖,也就是一个人的高度了!甚至可以喷到距离地面106.5厘米。」

黄宣说,文献指出使用厕所时,有23.8%在厕所马桶附近的地点,都会被病毒污染!其中最严重的物件,就是马桶,高达50%;他因此建议5大点,1、尽量不要上公共厕所;2、厕所内戴上口罩;3、在冲水前先放下马桶盖,基本上能减少厕所内病毒从粪池喷出的浓度;4、使用前,先清洁马桶坐垫;5、上完厕所,仔细用肥皂洗手,同时要把手擦干才能离开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