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二次能源转型 难解「稳定供电」的燃眉之急

「昔有草船借箭,今欲开船运电」,但包括此举在内的诸多「二次能源转型」诉求,真能解决「稳定供电」的大难题?图/本报资料照片

赖清德总统在今年国庆文告中再度宣示,将持续推动二次能源转型来确保稳定供电,凸显了他对于前朝能源政策的不满意,尤其是频繁停、跳电,导致民众与企业皆对政府失去信心。经济部长郭智辉15日则提出「在海外设置电厂,再把绿电带回台湾」的新构想,至于运送方法可能是透过船只或者海底电缆。「昔有草船借箭,今欲开船运电」,但包括此举在内的诸多「二次能源转型」诉求,真能解决「稳定供电」的大难题?

今年4月,赖清德总统已提出二次能源转型的主张,要推广多元绿能,除了既有的光电与风电,未来将加强地热、海洋能、氢能及生质能的开发,以强化我国因应极端气候风险的调适机制,稳健迈向全球「2050净零转型」的目标。24小时不到,经济部把总统口中的二次能源转型范围,迳自做了调整,强调将锁定地热与小水力发电。经济部当然不是要打脸总统,而是在可行性考量下的不得不为。

台湾四面环海,确实是开发海洋能的绝佳地点,然因海况限制与技术瓶颈,不论是波浪能或潮汐能均仅能供应不稳定的小量电力。花莲外海特有的黑潮适合作为洋流发电的应用场域,且有机会提供可观的基载电力,但现有技术尚处研发阶段,大功率且耐腐蚀的水下涡轮机及发电机仍待开发。想要将海洋能转化为稳定电力的来源之一,估计十年内难以实现。

其次,生质能的发展因生质物的取得途径有限,难以大规模扩充,即使将废弃物(垃圾)燃烧后可获取的能量计入,净产出的电力依旧有限。因此,我国近五年生质废弃物的发电量几近持平,每年约37亿度,占总发电量的1.4%左右。这也是经济部在《台湾2050净零转型「前瞻能源」关键战略行动计划》中,将生质能的2050年装置容量设定为1,400至1,800MW的原因,仅较目前(截至今年8月)749MW的装置容量增加一倍左右。在此规划下,生质废弃物发电虽可视为基载电力,却无法有效满足未来新增的用电需求。

另外,能源转型纳入氢能本即不切实际的作法。相对于化石燃料等初级能源,氢能属于次级能源;氢气不是天然资源,必须透过初级能源(如甲烷)的重组与转化,或是电解水,方可取得。因此,氢能电力的成本高昂、效率不佳且不符经济效益,可勉强作为补充电力,但不适合充当基载电力。

也许基于上述原因,经济部强调,二次能源转型的下个阶段,将锁定可充当基载的深层地热发电与分散式的小水力发电。然而,这两种类型的再生能源,要在数年内满足赖总统对于稳定供电的要求,恐怕也面临极大挑战。

经济部长郭智辉上周受访也提到,深度达4,000公尺的第一个深层地热探勘,即将在本月底开始,一旦探勘成功,将可快速复制至其他地点,经济部也已规划于四处不同地点进行。至于所谓的「探勘成功」究竟如何界定,经长其实并未说明。一般而言,现地地质是否稳定与地热蕴藏量是否丰富,皆是决定探勘是否成功的关键;紧接着,深层钻孔执行方式是否成熟、管件机具是否耐受现地的高温腐蚀性环境,则是技术面必须克服的难题。前述工作的进行不仅旷日废时,甚至必须依赖选址与定点开挖的「运气」,不确定性太高,主事单位也就无从给出实现供电的时间点。

小水力发电目前仍处规划阶段,虽然全台具有开发潜力的川流地点确实不少,但部分业已完成建置;其他新增地点仍须经过冗长的细部评估(尤其是环境影响评估),方能确定各点的建置适当性与发电效益。此外,季节性的降雨量变化、甚至异常的长时间干旱,均可能影响小水力的发电量。作为分散式电力来源,小水力发电或可满足区域性的小规模用电需求,却无助于解决科技园区及资料处理中心等大户的缺电困境。

赖总统一再重申政府维持供电稳定的决心,也不断强调开发多元绿能的重要性,但在总统对于最适合作为无碳基载电力的核能,迄今不愿明确表态的情况下,主事的经济部也只能先将二次能源转型的开发项目,先行缩减至已有雏型建置经验且具扩充可能性的地热与小水力。然后,又想出「从海外运电回台」的奇招。只可惜,面对全国用电量将因半导体产业扩厂与人工智慧中心设立而连年增加的现实,欲全面排除核电并仅透过前述两项能源,达到具迫切性的稳定供电,几已注定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稳定供电关乎我国企业竞争力与外商的投资信心,赖总统在能源政策上若「蔡规赖不随」的心意已决,并容许多方讨论核能存续,且真心认同「如果要以空污作为标准,最好的能源,就是核电」,何不早日宣示「核绿同行」,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