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专题之六》台商受限规模影响小 反思台湾共同富裕在哪?

在陆台商观察,台企以中小企业居多,不像大陆民企动辄几千亿人民币资产,在这波推动企业助力「共同富裕」风潮应不会被涉入。图为上海台商学校。(中新社)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发表如同新国策的「共同富裕」概念,明确要求大型企业、高收入人群多做公益,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增加公共服务覆盖面等。在陆台商观察,台企以中小企业居多,不像大陆民企动辄几千亿人民币资产,在这波推动企业助力「共同富裕」风潮应不会被涉入。但由于税务是调节收入最佳方式,未来大陆在税制改革、查税面向应会更趋严,台商过去一些操作「灰色地带」恐逐渐缩减。

担任陆委会台商张老师、华信国际企管顾问公司总经理袁明仁也认为,从大陆做法提供反思的另一层面,是台湾为何至今不曾思考实践「共同富裕」。例如上市柜公司在获利良好时,分润员工、加薪等福利是否总没跟上,近年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等问题,也没看到政府有政策来决心改善。

观察大陆民间回响,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表示,听到许多打工族与白领大表赞成。他说大陆14亿人口毕竟还是中小收入人群居多,也许调整过程中有些大型资本家不习惯,但终究还是少数。同时他也听闻不少家长叫好,像是「双减」舒缓沉重的课后补习费与小孩作业等。

至于透过「共同富裕」协助中等收入人群增加,会否影响未来台商经营这点则各有看法。吴家莹认为在「共同富裕」概念下,近期甚至有陆企发送公司股票给员工,未来在陆经营可能要面对福利薪资加速扩张趋势;袁明仁则认为在疫情冲击尚未回温下,台商要大力加薪恐怕力有不逮。

但整体来说,吴家莹指出,台商如今在大陆规模多属中小企业,且耕耘的多属实体产业「都是一块钱、一块钱在赚」,比起获利、规模巨大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或大型民企,这波风潮应不至于涉及台商。

袁明仁分析,「共同富裕」如今是无论民主、共产国家都要积极发展的方向。但值得关注的是后续具体政策。他说从一发布立即有不少大陆巨头企业纷纷出钱、送股票,但这种作法坦言主要还是基于大陆官方政策压力,长期恐造成不同收入间的阶级对立,因此势必要形成一个具体可控的机制与框架。

针对阶级对立,上海台协副会长蔡世明则认为应该不至于太严重,透过前几年大陆推动的全面脱贫后,已把最底层的贫困人口问题改善,下一步就是针对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再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