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景气低迷更需消弭社会贫穷

台湾社会贫富悬殊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在追求经济成长过程所呈现的「富裕」假象中,始终被忽略的「社会贫穷」问题正在冲击台湾韧性。图/本报资料照片

今年以来,全球各国逐渐挥别新冠疫情阴霾,由于许多重要产业库存去化缓慢与终端需求疲软,短期恐将无法获致改善,加上俄乌战事持续延烧未熄与通膨并未完全缓和,严重波及经济复苏步伐,不但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今年货品贸易成长预测下修至1.7%,低于2022年2.7%,不如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年均成长2.6%,而且国际货币基金(IMF)更是将今年全球贸易增幅,从去年5.2%减少为2.0%。

面对全球景气低迷氛围,与各国市场高度连结的台湾难以幸免,除了去年9月迄今对外贸易及出口订单持续疲弱之外,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变动表现不佳;至于内需逐渐回温,却又严重缺工。在这些内外因素影响下,直接波及经济成长动能,10月下旬主计总处将今年台湾经济成长的估值,从8月预测1.61%再度下修至1.55%,难以「保2」,显示经济情势颇为严峻,甚至陷入危机。

■物价上扬、薪资停滞,

穷者更穷

尽管目前台湾经济前景仍徘徊着许多乌云,无法乐观展望,然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过去以来在追求经济成长过程所呈现的「富裕」假象中,始终被忽略的「社会贫穷」问题正在冲击台湾韧性。尤其过去两年以来在内外因素影响下,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从2021年8月突破2%警戒值后,迄今始终居高不下,让许多的家庭所得最重要来源的薪资,经物价平减后「实质总薪资」成长呈现停滞现象,造成可支配所得持续减少,在无形中陷入经济困境。这些从主计总处公布的部分指标变化,可以发现其端倪。

先从所得分配来说,依据主计总处最新所公布的「2021年台湾家庭收支调查报告」,其中最高20%的家庭每户可支配所得达到224.4万元,相对最低20%的家庭每户可支配所得仅有36.5万元,其差距高达6.15倍,续创近12年新高。此一现象,无疑说明家户所得不均正在持续扩大。此外,加上长期以来租税制度扭曲,使得台湾社会资产集中少数家庭有愈来愈明显的现象,贫富悬殊有愈来愈严重之趋势,更加显示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现象并未有效改善。

■经济成长果实分配

偏企业、轻劳工

再就薪资差距而言,按照主计总处公布与受雇人员薪资相关的「劳务报酬占国内生产毛额(GDP)之比重」、「薪资结构分布」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其中前者,依据资料统计显示,受雇劳工劳务报酬占比从2016年的44.09%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43.03%,创下历年最低;相对同一期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则是从35.06%持续增加至36.53%,创下历年最高。亦即近年以来,国内受雇劳工未能同步分享经济成长果实比重不断减少,此意味着经济成长果实在分配上,偏重企业、忽略劳工失衡现象,不但未见改善,反而较前更加严重。

至于后者,依据主计总处「事业人力雇用状况」资料统计显示,属于较为稳定所得的「经常性薪资」占受雇人员每月收入来源之比重,从2016年的68.5%一路下滑到2022年的66.3%;相对同一期间,属于较不稳定所得的「非经常性薪资」收入来源占比,则是从17.6%持续上升到19.9%。此一现象加以解读其背后反映的是,国内企业在处理薪资上,与其采取固定调整薪资给与,不如按照营业盈余透过加班、奖金或红利模式发放,虽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压力,但却又同时使得受雇人员因所得来源不稳而造成日常生活感受不安与日俱增。

■撒币补贴难治本,

争总统大位者责无旁贷

无庸置疑,在现行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资产朝向集中少数富裕人士或家庭情形,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发展趋势。不过,无法否认的是,国内多数家庭收入来自薪资所得,受雇人员薪资所得未能随着经济成长有所增加,代表一般家庭收入减少。其实,从1998年起实施两税合一制度之后,劳务报酬占GDP之比重一路下滑,相对企业盈余占比则是一路上升,无形之中提高受雇人员租税负担。亦即如何解决贫穷问题,让我们的社会降低对立,进而让我们的经济减少阻碍,是朝野阵营欲登总统大位责无旁贷的任务之一。

我们不厌其烦从受雇人员薪资所延伸的家庭收支指标呈现日益恶化现象中加以解读,乃是希望朝野阵营在争取2024年总统大位的同时,能够以更加谦卑关怀的态度,深入了解民众所期待改善的薪资成长停滞问题,并非沉迷透过「撒币」补贴,而是提出如何致力于投资环境的形塑、城乡均衡的建设、租税制度的改革、青年高薪就业机会的创造、家庭贫富悬殊的缩小等政见,借此消弭「社会贫穷」。唯有如此,始能让台湾构筑更加具有优势的经济韧性,以因应全球日益竞争激烈环境之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