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踩刹车! 陆三部门祭出「史上最严苛政策」

▲光伏产业的新政策严苛程度超乎预期。(图/翻摄自澎湃新闻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1日共同发布「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电系统)相关事项通知,新政策要求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光伏产业「踩刹车」,严苛程度超乎业界预期,不仅暂不安排今年普通光伏电站指标分布式光伏指标为10吉瓦(GW)、发文日起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和分布式度电补贴均下调人民币0.05元(约新台币0.23元),「光伏扶贫」政策维持不变。

根据《澎湃新闻》报导,这次发布的光伏新政之所以称为「史上最严苛」,就是因为原先不受指标限制的分布式光伏被纳入规模管理,按照前5个月的建设进度,今年剩下的时间里离10吉瓦已所剩无几,还打破了一年一调惯例,意味着往后电价调整频率会加快,部分制度的调整也没有缓冲期

关于新政中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报导分析,在国家未下发文件启动普通电站建设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建设;意味着之前浙江省份已经下发的地方指标失效,能源局硬是将此举解读为「既是缓解消纳问题,也是为先进技术高质量光伏发电项目留下发展空间。」

至于上网电价「两下调一不变」,报导援引业界说法,多年来中国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主要采取「标杆电价+财政补贴」的方式,补贴资金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随电费收取。但随着光伏装机快速攀升,补贴缺口持续扩大。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达到人民币1000亿元(约新台币4644.6亿元)。业者都认为,「之所以出台如此严厉的新政,根本原因在于补贴压力太大,且短期内难以解决。」

对此,能源局新能源司和发改委价格司表示,「积极鼓励不需国家补贴项目。」他们强调,目前光伏发电既面临补贴不足的现实问题,也有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长远发展问题,在通过各种措施推动光伏发电自身建设成本下降的同时,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减少非技术成本,降低补贴强度;对于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地方可根据接网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建设。

▼光伏业者认为政策严苛是因为补贴压力难以解决。(图/翻摄自中新社